/ 葉偉章
「其實我和來吉就只是送些包子過去,沒甚麼特別事情,你可以不用過去的。」這話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在兩天裡對我重複了三遍,說的是4月18日(日)傍晚到大慈講堂去。
我心裡禁不住嘀咕,明明是她先問我要不要去的,怎麼轉過頭又勸我別過去?因覺得事有蹊蹺,所以我益發堅持要去一趟。
這是我第一次到大慈講堂。我習慣性早到,於是站在這雙層排屋前打量著周遭。隱約聽見孩子們在吵鬧,都是些很瑣碎的事,譬如誰該先洗澡,誰又不和誰好之類的。我禁不住笑了,孩子們的活潑,說明其實他們過得很好。
有個小孩發現了我,直嚷著:有人來了,外面有個男子。我很欣慰他說的是「男子」,而不是「uncle」,當然,我知道其實他只是客氣。嗯,真是有禮貌的小孩。
我後來發現蕭依釗騙我,因為顯然他們不只是送包子來的,她自己就帶了兩箱5senses 贊助的餅乾;潘來吉和幾位師姐到來時,除了包子還帶了包裝美祿粉及幾道美味佳餚,我對那乾煎蝦子很感興趣,但我忍著,沒有出手和小朋友搶食物。
另還有一小插曲,來吉知道蕭總有位法師好友因腫瘤壓著腦神經,如今一只眼睛已是視力極弱,雖然外表看不出來,但實則只能憑藉光影辨別方位、物件。來吉認識一位甲洞的中醫師,「他之前替我推拿,我覺得很好,便想著也請他幫法師診治。」中醫師姓李,偕同鄭醫師前來,而蕭總則把法師載到大慈講堂,讓李醫師為法師施針,費用由來吉承擔。另外,來吉也代替友人王偉林及吉祥義工團,分別奉上1千元紅包以作供養。
祝福文化也奉上了1900元的紅包給法師,其中5百元是李秀英女士,代她已往生的妹妹李秀花所捐出的。李秀花生前即熱心公益,她往生後,李秀英把她遺留下來的一萬元儲蓄捐給祝福文化。適逢一周年忌日,李秀英無意間在她遺留的錢包中找到5百元,遂決定代她捐出,同時也捐了一張電熱床墊及一台輪椅。
在大慈講堂,我們和孩子全程都戴著口罩,彼此也沒有近距離接觸。義工胡儷雯小姐與我說,其實這陣子他們都謝絕訪客,因為蕭總來所以才願意接待,他們感謝祝福文化一直在支援他們 。
「不要拍到孩子的正面噢。」儷雯與另一位義工一再向我強調。儷雯解釋,很多孩子都是因為離開暴力原生家庭才來到這裡的,因此擔心有些家長會來鬧事。
大慈講堂成立了約10年,現有15個孩子,都是經過確認有需求才會收留的。中心除了一位會計人員及兩位老褓姆,平時就靠五位青年義工安排時間前來看顧孩子。
6點半,唸經時間到了,孩子們誦經時可是有板有眼的,整個流程都獨立完成,並無大人帶領。
我們把時間稍微往回倒,回到來吉剛抵步時。當時我正好在屋外,他問我:「要吃包子嗎?我們頭一次嘗試做素红麴包子。」
我很自然地回答:「好啊。」
那麼一瞬間,我突然明白為甚麼蕭依釗小姐極力勸阻我過來了——她顯然是早已料到,我一定會蹭包子吃……
嗯,一定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