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依釗
朋友安妮因為事業頻頻受挫而陷入焦慮情緒。除了緊張、急躁、難以入睡,還容易傷心流淚。她擔心自己得了焦慮症。
一位醫師朋友透露,近幾個月來,隨著疫情的蔓延和行管令的延續,因焦慮、睡眠障礙、心悸、胃痛而向她求診的病人增加了……
心理學家指出,焦慮是人類面對危險的情境或是壓力時產生的正常心理反應。適度的焦慮情緒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過度焦慮或是焦慮持續時間太長,可能導致體內的壓力荷爾蒙上升,甚至造成各種生心理障礙,此時就會轉為焦慮症。
心理治療師根據臨床經驗,整理出焦慮症患者的特徵如下:坐立難安、易怒、易緊張、易疲勞、腹瀉、胃部疼痛、痙攣、食慾不振、失眠、多夢、頻尿、肩頸緊繃、暈昡、頭痛、注意力和思考力下降、懶得出門、懶得動等。
有時候,焦慮症的症狀跟甲狀腺機能亢進或心臟疾病類似,同樣有冒汗、雙手發抖、失眠、胸痛、心跳加速、體重減輕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自己得了心臟病或甲亢而常跑醫院內分泌科或心臟科做許多檢查,但檢驗數字往往正常,醫生即作出“沒病”的診斷,這往往讓焦慮患者更為焦慮。
朋友安妮想要買些安眠藥來幫助自己睡眠。我提醒她說,如果她這種焦慮情緒持續半年以上,就可算是焦慮症。焦慮症如未得到妥善治療,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出現憂鬱症或是恐慌症。
我勸她及早去看身心科(Mental Health)或精神科(Psychiatry)醫生。醫生會為她進行身體檢查及心理評估,並做適當的治療。
有達人倡議三個「消除法」,我覺得這對消除焦慮情緒很管用,所以特在此引述如下:
第一,當你因為一件事很生氣時,你可以用「三思制怒法」:一思是否有理,二思發怒的後果,三思替代的辦法,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時間,負面情緒也就慢慢緩解。
第二,當你倍感壓力時,做點喜歡的事情放鬆一下。例如:閲讀、聽音樂、喝茶或咖啡、散步。
第三,當你焦慮時,運用調息放鬆法,閉上眼睛,保持精神集中,深吸一口氣默數「1」,呼氣再默數「2」,也可以一個呼吸默數1,數到10再從頭開始,周而複始。
事實上,預防焦慮症或其它情緒病最好的方式是:擁有充足的優質睡眠、持之有恆的運動、練習放鬆的方法,如練氣功、瑜珈、有效的壓力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及懂得清除負面情緒,並讓正向的心念,帶動情緒的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