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依釗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

 

  • 仁波切因建校欠巨債

我相信,與青海佛教尊者的相遇,是一份難得的善緣。

2018年,朋友向我推薦中國青海的貢覺仁波切,希望我能幫助這位藏傳佛教尊者創辦的希望小學及藏族貧困學生 。我對於未經深入瞭解的項目從不敢輕易許諾,但卻一直放在心裡……

2019年6月,趁出席會議之便,約了仁波切在西安見面,瞭解了仁波切的困難。

貢覺仁波切是葉旺寺的住持,該寺座落在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吉曲鄉瓦玉寶村,位處青海最偏遠的深山裡。這裡的天氣和地理環境條件苛刻,山巔終年積雪,絕少可耕之地。這裡沒有電源供應,更加沒有手機信號; 可通汽車的蜿蜒狹窄山路,也是兩年前才修建的。居民以游牧為生,除了放牧和挖山珍,他們不懂別的謀生技能,因此世世代代都在窮困中掙扎求存。除了一小部分人能通過在寺院出家而學習一些藏文,其餘絕大多數居民都是文盲。

仁波切相信,只要讓牧民的下一代受教育,有了文化知識,就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因此, 2007年起, 他通過募款在葉旺寺東側修建了智慧希望小學。教室、食堂、學生宿舍、儲物室全在一棟簡陋的木板房裡 。

由於宿舍太過擁擠,且教室不夠用,2015年,仁波切又募款修建師生宿舍樓。承包工程的漢族工頭被仁波切的慈悲所感動,不僅減價,還答應墊資先建,讓仁波切分期付款。由於資金籌募困難, 工程斷斷續續,至2019年4月才終於竣工。但仁波切欠了承包工頭近人民幣70萬。9月須還30萬,餘額明年3月須還清 。

仁波切除了必須還清建築費,還要承擔在校60名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老師的工資,以及約百個在這學校讀完三年級課程(政府規定偏郷小學只能辦一至三年級課程) 後的貧困生,下山到城鎮學校升學的學費和生活費。若沒有人資助,這些學生就只能輟學,因為他們的家長根本沒錢支付孩子在城鎮讀書的費用。

仁波切出身尊貴,原本可以在寺院裡清修,如今卻為了貧困的孩子四處奔波募款。

回到馬來西亞後,我向幾位樂善好施的朋友反映了仁波切的困難。蒙他們慷慨解囊,很快就募到人民幣30萬,夠讓仁波切付還首筆欠款。 

*****************

  • 親訪玉樹,高山反應

2019年8月,我邀了西安的朋友宏圖和檳城的佩儀一起去青海玉樹。除了攜帶捐款去交給仁波切,也想親自考察實際情況,探訪智慧希望小學的學生。

玉樹州地處地球上最高的高原大陸——青藏高原以東,平均海拔4400米,比拉薩高逾1千米。這裡高寒缺氧、空氣稀薄。不適應的平地人會有高山反應。

三人中,唯我擔心高原反應,尤其是我行前已患腸胃型感冒。宏圖是鐵路總工程師,曾多次上青藏高原修建鐵路,已適應了高山缺氧的環境。而佩儀去年曾在山上住了兩晚,只有輕微反應。

8月30日中午,我們抵達玉樹市結古鎭。三小時後,我就出現高原反應,頭部脹痛,噁心,不斷地嘔吐和腹瀉。西安的一位醫師朋友建議我儘快離開高原,折返西安。

在海拔3900米的結古鎭,已有如此高原反應,沒人敢讓我冒風險去海拔更高的吉曲鄉。但我不願放棄會見那12位將在第二天下山來寄宿讀書的學生。所以決定不提前離開結古鎮。

吸氧了兩小時症狀有增無減。 晚上九點多,藏族朋友送我去玉樹州人民醫院。和藹可親的值班醫生診斷後,讓我躺在簡陋的急診室床上吸氧和輸液。至半夜,情況緩解,醫生讓我出院,但囑我回到洒店後繼續吸氧,並注意保暖,如果受寒就很麻煩了。診費比我想像便宜,總共才人民幣135。

按照常識,從醫院回來,應該馬上洗澡換衣。但想起朋友的叮嚀:在雪域高原不能洗澡,會有高原反應,她說,一般西藏人一周才洗一次澡。那我就忍忍吧!沒敢洗澡,只用濕毛巾抹身。

據朋友說,高山症者很難入睡,半睡半醒。我用三個枕頭作靠墊,45度半坐半躺在床上,一邊吸氧(這樣的姿勢能減少胸腔的壓迫,呼吸較順暢),一邊專注於「觀息法」,讓呼吸緩慢而深入,終於安睡了。

*********************

  • 藏族人虔誠善良

往吉曲鄉路程約5個半小時。第二天淸晨6.00,宏圖、佩儀就跟著當仁波切乘四輪驅動車出發了。

我請他們帶上了我從馬來西亞帶來的一箱巧克力餅,以及從西安市場買的月餅,讓藏族孩子感受來自馬來西亞的愛心。

他們出發後,整個白天,我在洒店房間一邊吸氧,一邊閱讀網上有關藏族人 的資訊。

偶然讀到塔公寺的阿布喇嘛發的一條微信:

「……一西藏昌都籍貨車行至康定縣時,不慎輾壓一老阿媽,經搶救無效逝世,逝者家屬未索要肇事司機一分錢,反而幫司機在交警隊辦理相關手續,司機百般感動,拿出10餘萬,雙膝跪地,請求逝者家屬接納,但仍被婉言拒絶,只得含淚離去!這一幕可以說世界僅有,這就是信仰餽贈給社會的和諧和美好!這就是信仰寄予人心的善良與寬容!此博大的善行回向給老阿媽能早脫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有網友說:「如果這樁車禍發生在漢地,很多時候這樣的交通事故的賠償工作會陷入幾個月的拉鋸戰,甚至對薄公堂。而這些程序在我們看來都是很正常的。逝者家屬的思想境界,讓我非常讚歎。」

在那剎那間,我的心靈被藏民的善良震撼了。我在心裡告訴自己:這次來捐助藏族孩子,是來對了!藏族人的善良應得到回報。

藏族人虔誠信佛,生死輪迴、行善積德、苦修來世的信念,在藏族人心中根深蒂固。禮佛、轉經、進香、叩頭、朝聖,是藏族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因此,藏族人對俗事和無常比世上其他民族都更淡然。

*********************

  • 樸素的藏族孩子

宏圖和佩儀回到酒店時已近半夜。佩儀敲門進入我的房間後,就疲累得一下子癱坐在床上。由於山路曲折崎嶇,行程太過緊張,攀高速度太快,佩儀有輕微的高山反應。

宏圖告訴我,他們下午一點多趕到希望小學時,恰逢新學年開學報到。約60名藏族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學校報到,歡聲笑語蕩漾在校園裡。由於路途太遠,他們在學校逗留3個小時,就匆匆下山了。但孩子們純淨的目光以及老師們的堅守,令他深深感動。

第三天早晨,仁波切帶著12位藏族小朋友到洒店來跟我見面。他們都是玉樹民族中學的學生,他們剛結束長假,返校開學。由於離家太遠,孩子們一年只能回家兩次。問他們想不想家,他們都說:“想!”

仁波切捐助的孩子中有許多來自單親家庭。其中一個女孩叫南高,父早逝,母親靠牧牛養6個孩子。她是智慧希望小學第三批畢業生,目前在玉樹民族中學讀初中三。

我帶了這些藏族小朋友到附近的超市買保溫壺和文具,讓他們選自己的禮物。他們都不起貪念,每人只選一樣物品,即心滿意足地回校報到了。

我們的回程並不順遂,班機一再取消,被迫滯留在結古鎮多兩晚。據說,在這少外地人來的偏遠藏區,班機取消是常有的事。

在玉樹雖然只逗留四天,但玉樹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藍天白雲,雪峰原野,隨風舞動的經幡,山邊吃草的氂牛和藏羊, 更美的是善良的藏民、樸素的孩子……

在往機場的路上,見到三三兩兩或孤單的朝聖者三步一叩,五體投地。他們將在未來幾個月,用自己一米多的身軀,磕長頭丈量去拉薩的千公里朝聖之路……。望著他們極致虔誠的身影,我眼眶禁不住泛起淚水。

我在心裡默默向玉樹許諾:明年我一定會再來!而且會帶著一群祝福使者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