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偉章
攝影:徐莉嘉

好友HQ 問我,蕭依釗(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行程策劃人)為何會選擇前來重陽宮?我以一種爆料的口吻與她說:因為蕭年輕時是武俠迷。HQ 驚訝反問:真的?

真的。蕭依釗外表纖瘦,且態度謙和,常予人一種弱不禁風的錯覺;我認識她多年,自然知道其韌性有多強,且骨子裡有種莫名的古道熱腸與俠義精神。我用「莫名」二字,實因冷漠如我者,有時是難以理解的。我想,或許正是因為這份個性特質,所以她當年會選擇衝鋒陷陣當一名記者,以及至今仍在慈善工作的跑道上。

嗯,當然,她是武俠迷其實並非主因。來到終南山,如要前往道觀巡禮,重陽宮自是不二選擇,道教除天師道以外,全真道即是另一重要支派。

——————————

行程第三日,4月13日,我們一早即前往重陽宮。

西安的重陽宮,是全真道的三大祖庭之一,與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齊名。根據資料顯示,重陽宮是全真道祖師王重陽修道之處、歸葬之所。

重陽宮佔地廣袤,內有一座又一座的宮殿:重陽寶殿;供有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三位祖師的三祖殿;白雲靈祠;元代高道的真人石函展列區等。另外,宮裡還有四十餘通碑石,包括重陽祖師、七真畫像碑,以及祖師所書寫的《無夢令》詩詞碑等。

重陽宮裡的介紹牌寫說,從祖師爺結庵開始,此宮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但我思忖著,當年結庵肯定不是如此規模,修行之處也不可能這麼富麗堂皇,且建築看上去新穎氣派,後來查證方知,原來文革期間所有殿宇都已蕩然無存,眼前所見全是文革開放後才逐漸重建修復的。

當天艷陽高照,熱得像是隨時會中暑。我無心聽解說,於是脫隊獨自四處走走。院子裡粉色的牡丹開得璀璨,那一棚的紫藤花,叫我心醉。

——————————

午餐後離開重陽宮,巴士在郊野間行駛了好一會兒,然後便抵達了目的地重陽宮。

沒錯,又是重陽宮,可這座重陽宮明顯規模比較小。入內後終於明白,此宮的重點其實是活死人墓,也就是王重陽當年的修行「悟道」之處。(據記載,王重陽祖師是在走出這座墳墓後才開始創立全真道的。)

說到活死人墓,大夥兒就來勁了,我們這輩人,即便沒讀過金庸小說的,也應該看過港劇《神鵰俠侶》的。大家急欲一睹小龍女的「閨房」,但導覽員說因安全考量地下道經已封閉。

換句話說,其實我們就是來看石碑的。大抵,也就是稍微知道所在位置,不枉我們前來終南山一趟。

團員問,那這活死人墓究竟有甚麼特別呢?我看導覽員先是一愣,隨即回答道:若不是修成真仙,我們普通人怎麼可能在裡面不吃不喝兩三年呢?說明王重陽祖師是有真修為的。

我在旁聽了,不禁莞爾,真的是這樣麼?關於辟穀與閉關,可能還是有程度上的不同定義,且活死人墓並非重陽祖師首創,於我,它的意義可能更多是建立在宋朝時期人民的生死觀。我雖有疑惑,但因自知才疏學淺,所以不敢隨便搭話,徑自找個角落歇腳去了。

這兩座重陽宮,是我們這趟行程中僅有的道觀巡禮。

(原文刊於2025.05.25《光明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