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攝影/ 陳莉莉、鄧麗華
大愛無疆界。祝福文化基金會組織的印度慈善朝聖團以實際行動,跨越國界、民族和宗教到印度布施。
由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率領的52位「祝福使者 」於2024年10月23日到達加爾各答。探訪團的第一站是德雷莎修女創辦的天主教仁愛傳教會婦女智障與殘障中心。在赴印度之前,祝福文化基金會己詢問中心的修女她們需要的物資。祝福文化依所需捐贈了150 條毛毯、10箱奶粉、20箱清潔用品 (包括洗衣粉、洗髮精、髮油和香皂)。
探訪團的第二站是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探訪團借用禪淨中心舉辦了三場捐贈活動。第一場活動是捐獻2025年的“祝福助學金”和文具、糖果給大吉嶺的100名孤兒,並贈送文具和紅包給出席儀式的小朋友。
第二場活動是贈送文具、糖果和紅包給禪淨中心的9位學生以及貧民窟的100名貧困學生。這些學生是加爾各答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請當地義工推薦的。
印度慈善朝聖團團長蕭依釗說,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也是世上最多貧困兒童的國家。祝福文化組織印度慈善朝聖團,是要讓團員在濟助貧困者的同時,也能追尋佛陀的足跡,探索古跡,感受佛教的智慧與神聖。
她感恩眾多善緣的聚集,才使印度慈善朝聖之旅圓滿。她表示:“感謝妙如法師盡心盡力的為探訪團安排行程和打點一切,感謝慈善家拿督紀日輝贊助贈予全部學生和修行人的紅包,也感謝祝福使者們的善心和發心。”
——————————
法師感謝捐助貧困孩子
1.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
妙如法師高度讚揚祝福文化基金會一再到印度進行捐贈活動。
她認為,結合布施和朝聖的行程,極具意義。“這是難得的,既要布施也要朝聖,涉及的人力、物力安排都得非常謹慎,還好這趟旅程,布施的部分是在加爾各答完成,那接下來的朝聖行程就會更加集中和專注。”
妙如法師已在印度弘法近20年。從初時的陌生到今天的熟悉,他遵守星雲大師的囑咐,一步一腳印在印度進行復興佛教的工作,儘管曾面對各種挑戰但卻不屈不撓。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團員。
他說:“要復興印度佛教的路還很漫長,但相信只要有堅忍的意志,這些挑戰是可以一一克服的。好比祝福文化基金會這一趟布施和朝聖之旅,我看到團員中有不少是上了年紀的老菩薩,他們不畏路途遙遠和辛苦,展現了大愛精神,值得欽佩。”
——————————
2.印度大吉嶺慈悲之家院長達瑪迪魯長老
達馬迪魯長老帶著孤兒院的4個孩子,搭了逾9小時的巴士,才來到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出席祝福文化基金會的捐贈儀式。
他受訪時表示,慈悲之家創立於1975年,如今已有49年歷史。目前,慈悲之家共收容了100名年齡介於6歲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男女各有50人。慈悲之家為這些孩子提供一切生活所需,最主要是提供他們學習和教育的機會,受了教育他們才能和其他人一樣,擁有可以改變人生的機會。”
他衷心感恩祝福文化基金會連續多年捐助慈悲之家的孩子,讓孩子們不愁溫飽。
“很遺憾的是,基於路途遙遠,我無法帶更多孩子們出席參與這項捐助活動,但相信所有孩子們都會感受到祝福使者們對他們的關愛。”
——————————
慈善活動完成後,探訪團繼續佛教聖地朝禮行程,包括恆河河畔、佛陀修苦行處(苦行林/龍洞)、菩提迦耶正覺大塔(佛陀悟道成佛處)、鹿野苑初轉法輪地、靈鷲山佛陀說法台、那爛陀大學(玄奘大師當年參學之地)遺蹟、毘舍離阿難塔、吠舍離經典第二次結集及佛陀最後一次開示法義處。
——————————
印度慈善朝聖團團員名單:
陳傳傑、蔡文芳、陳世雲、鍾幹庭、杜慧蘋、佘信青、李婷婷、錢麗芬、劉利水、翁金娥、劉曉欣、鄭玉美、翁金枝、蔡嘉祺、鄭素秋、黎瀞繀、禤素玲、施虹英、符傳傑、陳潤蓮、歐美鳳、廖明漢、黎海燕、王輝蘭、黃瑞盈、丘穎瀚、陳淑竹、鄭明福、鄭德山、吳雅娟、徐玉美、黃世興、蔡文蓉、馬美玲、張鳳瑛、朱惠群、蕭慧芳、邱瑞蓮、徐莉嘉、蕭日紅、黃舒彥、蕭竹彬、葉金龍、陳淑莉、劉金蓉、陳莉莉、葉建英、鄧麗華、吳澤穎、蕭依釗、葉偉章、蕭竹筠。
——————————
捐款人名單
紀日輝、黃舒萍、林素瑞、 李惠杉、陳振花、 陳振妹、李漢仁、佘克聰、梁月香、蕭慧芳、錢麗芬、王輝蘭、孔彩薇、禤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