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的孤女迎來希望〉 /蕭依釗 (祝福文化主席)

在僻靜的努日山谷裡,有一條貧困的克拉村,一個名叫丹增多瑪的女孩。她和村裡的一般窮家孩子一樣,在艱苦的環境中掙扎求存。

丹增從未見過生父,母親帶著她改嫁。繼父因視力不好,在森林中摔死。丹增的母親因丈夫的去世,而陷入絕望,最終染上酗酒的惡習。丹增和弟弟只能投靠年邁的祖父,在瑟讓寺工作的祖父雖然一貧如洗,但十分愛護孫兒女。

祖父病逝後,丹增和弟弟被迫回到母親身邊,但深陷酒癮的母親根本不照管他們。丹增從8歲起就擔起照顧幼弟的重任,以超出年齡的勇氣應對生活的挑戰。不久之後,她的母親也逝世,他們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在走投無路時,瑟讓寺和瑟讓小學收容了丹增姐弟。這裡成了他們的避風港——讓他們不必再遭受生活的風風雨雨,不必忍受飢餓,讓風雪寒夜變得溫暖安寧, 還讓他們受教育。

現年17歲的丹增說:「我已經在這所學校學習了9年。學了8門課程,包括我最喜歡的科學。結識了新朋友,為我的學校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我很感激所有老師,他們對我很好。

丹增現己成為了喇嘛。「唱歌是我的一大愛好——它讓我開心。這9年裡我學到了很多,也期待未來能夠繼續學習和歡笑。」

放棄瑞士的優渥生活,回到家鄉當瑟讓小學執行秘書兼英語翻譯的特斯琳說: 「當我們深入了解丹增多瑪喇嘛的故事時,就會感覺到她內心的堅韌以及指引她走過最黑暗夜晚的力量。在瑟讓學校,她和弟弟正在書寫新的篇章——從絕望中升起希望的故事。願這個故事能點燃我們的憐憫之心,激發緊迫感,讓我們伸出援手,幫助更多像丹增這樣的人,為這些被世界遺忘的喜馬拉雅孩子們帶來希望。」

2025年,除了尼泊爾的孩子,祝福文化也吁請善心朋友們繼續捐助印度大吉嶺、緬甸的貧困孩子以及婆羅洲的原住民孩子。

有意捐助者,請按鏈接:https://forms.gle/RiuKBAfuXJWLA2A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