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偉章
圖:祝福文化提供
前言:每次探訪貧困家庭,都會遇到好些故事。未免造成案主生活上的困擾,或讓孩子們遭受不必要的眼光,我們不會寫出真實姓名,也不會刊出正面照片。分享這些故事,只是希望讀者們知道,在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的一隅,其實還有許多需要被照顧的人。
——————————
去到他家時,我們只見到他的遺孀與大兒子。大兒子告訴我,他已於上月杪離世。
他今年52歲,在霹靂州一個偏遠的漁村裡生活,妻子是印尼華僑,育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唸中學,兩個小的還在唸小學。
他原是神手駕駛員,後來轉行租了個檔口沖泡咖啡。2020年突然中風,失去行動能力,就醫時發現腎功能低下,必須洗腎。這突如其來的衝擊,不止是心理上的不知所措,實際面的生活問題更是首當其衝,他是這個家的經濟支柱呀。
他的太太於是租了個檔口,清晨一大早給附近居民賣些熟食,諸如椰漿飯、炒米粉、經濟麵之類的。扣除租金,每月可賺一千令吉左右。雖然拮据,但勉強還可生活。
可隨著他的病情加重,出入醫院的次數逐漸增多,治療費用、交通費用等也越來越高。其中消耗量最大的,當數成人紙尿片,對於他們家而言,那是每個月沉重的開銷之一。
我們出發前一直在車上討論著是否要買成人紙尿片過去。由於之前採購物資時落下了這一項,而今人在途中,要另外去買就得花些時間去找商店,關鍵是離開吉隆坡以後就未必那麼方便了。義工建議:折現吧。蕭依釗沉默了半晌,認為好像確實這樣比較恰當。
妻子為了照顧他,不得不多留在家裡,可如此一來就影響了收入,不免兩難。後來大兒子毅然決定輟學,留在家裡幫忙照顧父親。離開校園兩年,即便現在父親已離開,他似乎也回不去了。「目前就先到麵檔幫忙吧。」大兒子說。蕭依釗建議他,務必習得一技之長,對未來較有保障,大兒子點了點頭,但我其實不確定他是否會認真思考這問題。
妻子雖已嫁來大馬17年,但目前仍沒有身份證,言談中不難發現在處理丈夫身後事上有許多的不便。她的中文不太流暢,一般都說福建話或客語,因此我只能通過大兒子了解家裡情況。
大兒子說,父親於4月中旬時覺得喘不過氣,於是便入院了。「進院之前還好好的……」大兒子的這句話,語氣明顯稍微加重了些,想來是難以接受父親突然撒手人寰。查看他的死亡證書,死因是細菌感染及急性腎衰竭。
回程的路上,蕭依釗在車子裡突然冒出了一句:「即便是買了成人紙尿片,他也用不上了。」回想起來時路上我們翻來覆去的討論過程,突然就不知該說些甚麼了。於是,我們都安靜了下來。
(原文刊於2024.05.26《光明日報》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