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偉章
我們預計下午四時出發,準備出發前,雨就下將起來了,嘩啦啦地下,傾盆地下,停了3分鐘24秒後又再下。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義工阿岑,還有我,共三人,開了一輛大車,準備送包子去了。
咦?說是送包子,但車裡載的卻是好多箱的洗衣粉、餅乾、鉛筆、草藥皂、沐浴露……,唯獨沒有包子耶。
先別急,慢慢來,咱先說說緣起,我剛開始其實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去送包子的。
話說,祝福文化收到了好些物資,50袋白麗洗衣粉(每袋兩公斤,哇,100公斤耶)是同泰祥董事經理林培坤捐獻的;50箱小餅乾和兩箱的鉛筆盒則是5senses的董事黃佩玲所捐。據知,還有5箱的沐浴露,蕭依釗沒告訴我那是誰送的,我也沒問。
蕭依釗馬上想到的是原住民孩子們,於是聯繫了「窮人的福音」的蘇廣成牧師,讓他來把物資分配給在吉蘭丹和彭亨州的原住民。蘇牧師長期照顧原住民,人數多達6千人。
4月11日,開齋節第二日,蘇牧師和傳教士美嬌開了輛四輪驅動車前來領取物資,可是數量實在太多了,載滿以後仍留下了約三分之二。蕭依釗遂決定把剩餘的物資,送去給吉隆坡的幾家安老院和孤兒院。
以上的過程,都與我無關,我是後來才收到蕭依釗來訊的,說是已與吉祥義工團的主事人潘來吉約好,週日要送物資到溫馨老人之家、折翼天使之家、大慈講堂孤兒院。來吉會準備他拿手的包子,同時還捐獻美祿、奶粉等。
於是,4月14日,阿岑開車,我們在雨中出發了。車子開入交流道後,不知是雨停了,抑或其實這地區無雨,天氣晴朗得很。我們比預定的時間早到了大半個小時,想說時間還早,先在附近喝杯咖啡,不意這時我竟鬧起了肚子。結果回到溫馨之家時,比預定時間晚了15分鐘,來吉和4名義工阿姨已在候著了。
我匆匆忙忙進入溫馨之家,長者們都在吃包子,這時屋裡有個老太太見到了我,便問:「包子是你送來的嗎?」我還來不及回答,她即用廣東話說:「好好食啊!」這時散坐在客廳裡的長者們也紛紛應和,朝我豎起了大拇指。
我是個怕麻煩的人,要解釋祝福文化呀、吉祥義工團呀,對我而言太費事了。既然被錯認成送包員,於是我便笑著回答:「鍾意就食多粒啦。」
後來,林院長與我說,來吉送過幾次包子去,長者們都特別喜歡;後來的後來,大慈講堂的院長也來訊強調包子很好吃,尤其是新款椰絲包。我這時突然意識到,原來在眾多物資中,他們最在意的其實是包子。
回到八打靈再也已是8時多,途中又見雨絲漫天飄飛。不知是雨從未停過,抑或是停了又下,反正我們在雨中結束了這趟送包行程。
(原文刊載於2024.05.12《光明日報》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