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偉章

前言:每次探訪貧困家庭,都會遇到好些故事。未免造成案主生活上的困擾,或讓孩子們遭受不必要的眼光,我們不會寫出真實姓名,也不會刊出正面照片。分享這些故事,只是希望讀者們知道,在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的一隅,其實還有許多需要被照顧的人。

——————————

去到她家時,她的左手正以手臂吊帶懸掛著固定在胸前。

問她原由,她說:「曬衣服時突然跌倒。」

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問她,是否雙腳無力或地滑。她回說:「都不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為甚麼。」

她看了中醫,如此包紮了兩個星期。

「為甚麼不去醫院呢?」蕭依釗問。

「不能去醫院。萬一醫生要我住院,誰來照顧兩個孩子。」她搖著頭揮擺著右手回答。

她口中的孩子,其實是弟弟的一對兒女,都還在唸小學。弟弟去世以後,她就把兩個孩子接了過來看顧。

她今年73歲,身子骨看上去很硬朗,獨身,生長在一個大家庭。她在家裡排行第三,兩個孩子的父親是她最小的弟弟,排行第十。

她曾是一名家務工,據她所說,她從小到大都沒買過衣服,節儉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但她非常照顧弟妹,有需要買房子的、日子遇到困難的,都會找她借錢。

她這最小的弟弟生前開廠工巴士,三年前越南籍太太離家返鄉以後,他就一直鬱鬱寡歡,且疑是罹患憂鬱症,常嚷著要自殺。

他白天要工作,孩子沒人照顧,得送去安親班,費用就由她這當姐姐的幫忙墊付。

他需要房子,她與他聯名置產,她負責首付,他按月供還貸款。

2023年4月某日,她見弟弟時近中午都沒起來上班,上樓查看才知他已陷入了半昏迷狀態。她硬生生把他拖下樓,送院後證實腦溢血,不治身亡。

她把兩個孩子接過來住在另一個侄子的家,與弟弟聯名的房子出租,租金用來還房貸,靠儲蓄過日子,同時也到附近餐館洗碗幫補生活。某日,她接到銀行職員來電,說她弟弟欠下一筆債務……

73歲,當許多樂齡人士過著頤養天年的生活時,她面對的是家人的債務以及兩個失怙的孩子。

按她的說法,兩個孩子課業上問題頗多,而且性格叛逆,常把她氣到七竅生煙。

她在車廠工作的侄兒恰好回來午休,我私下與他閒聊,談起兩個孩子,他也說了相同的話,還告訴我孩子的父親生前極寵他們,連半句訓斥都不可以。

然而,從她的言辭中,不難發現她其實採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過度的體罰。蕭依釗委婉勸說,不如把孩子交給特定的中心,讓專業人士教育他們,她也可以不用那麼辛苦。她聽後只是搖頭:「不可以,不可以,我一定要帶著他們。」

我無奈地垂下了頭,沒再說甚麼。我們很難讓她理解現代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我和蕭依釗都不是教育專家,這課題也超越了我們的範疇。

聽說越南籍的弟媳已回馬,不知會否在遺產課題及孩子撫養權問題上掀起一場風波。她目前看來最憂心的是這事。

後記:家訪路上,我們車子在紅綠燈前遭後方車子追尾。離開她家以後,不得不前往附近的警局報案。我們在警局裡耗了大半個下午,真是一場無妄之災。於是,這艷陽高照的一天裡,無奈的事又多添了一樁。

(原文刊於2024.04.28《光明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