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偉章

趁前往瓜雪家訪之便,先到巴生取九月份要帶去斯里蘭卡送給當地孩子的背袋。於是我見到了祝福使者徐莉嘉,以及「傳聞中」的劉美珍。我們約在巴生佛光緣。

會用「傳聞中」這一詞,主要是我從2020年開始就常聽到這名字,但這麼些年始終未見過本尊。時值大疫,封城鎖國,人心惶惶,一度出現醫療設備吃緊,醫護人員面對防護衣不足,只能以垃圾袋充當防護衣等窘境。當時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就已忙著四處奔走張羅,也從基金會中撥款縫製工作服予國大醫院的醫護人員。

然後是國內出現口罩短缺現象,彼時疫病感染數據正直線上升中,我國仍未有疫苗,薄薄一層口罩是唯一的防護層,然而過高的價格,對於好些基層人民而言是龐大的開支與負擔。2020年7月,徐莉嘉拿了好些布料讓蕭依釗挑選 ,說是邀了義工劉美珍一起縫製口罩給有需要的人。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劉美珍」這名字。

後來蕭依釗把這些口罩送到了大慈講堂兒童之家,送到了美嘉園殘障兒童中心,送給了當時在文冬新村裡忙著派送糧食、物資的義工群。

抵達佛光緣,見到了她們兩人後,第一件事就是把裝著背袋的袋子拆開,取出背袋,隨之而來是連串的「嘩」聲。背袋縫製得精美可愛,而且她們倆還貼心地留意著細節,譬如挑選了舒適的肩帶、加了一層內襯以防水、底部多縫了一角方便放置厚物……

「這些大多是用車衣剩下的碎布縫製的,也有些是姐妹們轉送過來的,她們有布料但沒有時間,所以交給我裁製。」劉美珍說。

她原本告訴蕭依釗,可裁50個背袋捐給祝福文化,蕭依釗想著去斯里蘭卡剛好派得上用場,於是便請她縫製100個,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

劉美珍今年53歲,從事裁縫工作已逾30年。婚後為了照顧小孩,加上個性內向,於是便決定找一份可以留在家裡工作的差事。她在報章上看到裁縫女工的徵聘廣告,便打電話詢問,不意這工作就此伴了她大半輩子。

「我當時完全不會車衣,可能他們缺人吧,所以給我機會,從很基礎開始教我。」劉美珍回憶著,「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可以上網學習,像之前縫製口罩,我也是上youtube 學的。」

約莫7、8年前,孫子出生以後,她就進入了半退休狀態。疫情期間,在友人的召集下,她幫忙縫製醫護人員的防護服、替祝福文化縫製口罩。此外,她也縫百納被給泰國寺院義賣,協助山區孩童。可以說,她現在的裁縫工作多是為了慈善。

為了有效防疫,縫製口罩需加一層可過濾病毒的不織布,但當時很多公司和商店都關了門,不知去哪裡找。蕭依釗知道東禪寺有一批不織布, 於是帶著劉美珍到東禪寺拜會佛光山總主持覺誠法師,不料正是這因緣,讓劉美珍後來於2021年在佛光山東禪寺皈依三寶,成了佛弟子。

問及未來,她簡單回我:「人生無常,盡量幫助人就是了。」

(原文刊於2023.10.01《光明日報》副刊。)

如欲捐助「社會關懷」項目,可點擊以下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