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舒彥
圖:徐莉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榴莲的季节,是飘香的日子。我不太能分清榴莲外壳细微的不同;也说不出果肉不同层次的味道。我或许只能在别人谈论榴莲市价、贸易情况和收成状态时,弱弱地插上一句:“哦!榴莲要种八年才能结果。”榴莲尚且要种上八年,何况是培养一群孩子?
那一天,我听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苏牧师,因为一份感动,而开始了半生投身改善原住民小孩生活的故事。孩子们黝黑的脸,微卷的头发把牙齿衬托得异常雪白。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黄皮肤,却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几个孩子跳着统一却略显凌乱的舞步,表示着对来访者的欢迎。那份展露笑颜的脸庞绽放着自信,是时光和岁月琢凿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处堆叠的善心。
如果没有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或许不会发现有一群小孩生活在我们背后的黑暗里,在我们前进时,只能无助地在原地张望。也许,你也不会发现,你的一小步会是他们永远也到不了的一大步。当我们在想着买一件流行款式的潮裤,他们会在我们洗白了的牛仔裤看见另类的快乐。
当看着他们雀跃地等待派发别人捐助的衣服,是心酸的。于我们而言,衣服不喜欢了可以随时到商场去买一件合心意的,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若没有外界的帮助,有一些孩子或许连踏出山也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因为许多人无私的付出,促使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完成了基础教育,慢慢地融入社会,迈向属于自己的人生。
天黑时才能看见星星的微光;饥寒时,才能感受到烛火的温暖。无助时,即便只是伸出手,也能传递那份无言的温暖。缘分促使了人与人的连接,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一个相互影响的结果。因为一个人的善念,感染了无数的人去接着帮助有需要的人。种下祝福的种子不强求能长成一片森林,即便只是尽己所能庇护身边的小草,亦是结了一份善缘,把这个文化传递下去。
凝望路边的电灯柱,也许那一闪一闪的灯就像祝福天使连绵不绝的推力,让照亮黑暗的光,永续不断。即微弱,又不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