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紅泥山貧病老人

文:葉偉章
圖:徐莉嘉

「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的第二天行程,是到紅泥山新村探訪十戶家庭。

當天早上,在酒店用過早餐後我們即退房啟程。紅泥山新村的入口有個牌樓,巴士駛入後,停在一座學校籃球場般大小的民眾會堂前。為節約時間,義工何先生安排了其中7戶人家到會堂來領取物資及紅包。

7戶人家各有各的狀況和故事,總結來說還是年事已高,體虛多病,家裡人又收入微薄,貧病交加,日子不易,但從各自的神情來看,似乎也習慣了。當中也有年輕的,看著與一般人無異,實質上是殘疾人士,除了不良於行,也因聽障而無法言語,平日打打雜工,收入自然也好不到哪裡。

把物資派發給他們後,我們拍了張合照留念即往村子裡去了。

第一戶人家是潘妹,今年82歲,雙目失明,生活起居靠年近50的兒子打理。我問兒子是否為了照看母親所以全職留在家,旁邊的人代他回答:新村裡也不好找工作呀。潘妹母子的生活開支是三個已出嫁女兒湊合著幫補的,從家裡情況看來,日子過得極為清貧。

我們到第二戶人家時,屋子裡關著一名老婦人,她就坐在靠門處。還未走近,即聞到一股異味,屋內好幾隻土狗朝我們狂吠。老婦人的衣物十分簡陋,胸口處以塑膠袋打了個結,不知是她本人的意思,抑或家裡人以此遮蔽鈕扣間的漏洞。一襲過長的上衣,下身疑是赤光無物,身上多處皮膚潰爛。

老婦人雙目失明,據村裡人說,她精神異常、行動不便,身上那套衣服已穿了個把月。她與一兒一女同住,兒子平日打打零工,女兒亦患有精神病,家訪時兩人恰好都外出了。老婦人與我們說話,不斷重複著女兒半夜摘果子去賣,我四處環顧,不見任何果樹。

我想問她兒子許多問題,譬如:為甚麼不替老婦人洗澡,是她不願意麼?如果堅持為她換洗衣裳她會有甚麼反應?有嘗試找些藥物讓她擦皮膚麼?……我不願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臆測,這些問題純粹只是出於好奇。但我不確定如果她兒子真站在我眼前,我是否有勇氣提問;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

第三戶人家住著一對父女,老人家看上去很健壯,原來已年逾9旬,且曾經小中風。身旁的義工說,女兒有精神上的疾病,但平日有藥物控制,倒也沒甚麼大礙。據知,家裡兄弟姐妹中好幾人都有精神障礙,老父親靠著其他在外的兒女贍養,但因各自家庭都不富裕,可以照顧的層面十分有限,屋子已嚴重漏水也沒有能力整修。

義工與我說,村裡不少人罹患癌症或其它奇難雜症,外面的人都不願娶紅泥山的女人為妻,擔心她們的基因受輻射影響而殃及下一代。我嘗試詢問村裡的一位熱心人士, 他立馬否認:「每個地方都有生病的人,沒有證據可證明現在的紅坭山村民有受到輻射影響……」

紅坭山稀土事件雖然已過30年,原廠也已拆除,現下僅是一片廢置的空地,但至今為止似乎未見政府當局或研究機構,公開交代稀土輻射是否仍存有影響力等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