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柚木

安吉拉的屋外空地,有兩間極為「迷你」的小廟。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於2022年元旦收到了一則求助訊息,那是在彭亨州直涼鎮一座小村裡名叫安吉拉的女生所發出的。小村裡只有13戶人家,一戶印裔家庭,餘者皆為巫裔。去年12月19日的洪水,對村子造成了極嚴重的災害,家裡的電器、 衣物、書籍等都被損毀。蕭依釗帶著幾名義工,運載了物資前往災區。

據悉,安吉拉的外公曾是神明的代言人(乩童),因此屋外才會有這兩座小廟。神明塑像極為簡樸,但依然可以感覺被認真對待著。

我一直覺得信仰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也是一種必然。在基層人民中,常會看見許多信徒縮衣節食,但卻要盡最大努力供奉神明最好的。每每看到這種情景,我都會深受感動。當然,我心裡清楚,有些人其實把它當成一種「投資」,希冀供奉得好一點回報也會優渥一些,但也有信眾是很真心誠意的,我喜歡那份純粹的虔誠。

友人和我說,基層人民因為生活條件不富裕,對生命有許多無可奈何,所以才會希冀借靠外來力量。他或許誤解了我的沉默,於是進一步闡述,生活條件好的或知識份子大多沒有宗教信仰。我對他的論調頗不以為然,君不見許多神棍底下的信徒,不都是高教育、高收入、高生活品質的?正因為「需要」,卻又對正信沒有認識,所以往往會被一些總是胡亂解釋因果、把領導者打造成神明的宗教組織誑得一愣一愣的。(這番話,完全是針對附佛外道有感而發。)

我說信仰是一種必然,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偏偏他就是個無神論者,但其實啊,信仰未必局限於宗教,許多無神論者對某些主義、某些政治人物,乃至於某些偶像明星的狂熱與執著,並不亞於宗教信徒,說穿了,那何嘗不也是一份信仰?

說回安吉拉屋外的神明,我很喜歡這一道風景。這樣的風景啊,已愈來愈難得一見了,尤其是在今時今日的鋼筋叢林大都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