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小雪
11月3日,祝福文化再次來到文冬縣捐贈糧食給貧困戶。
封城期間,社工莊培華不時來電希望祝福文化能幫助文冬新村的赤貧者。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總是這樣回應:「等政府解除限制, 可以自由跨州時,我們一定會去文冬送暖。」
熟悉文冬縣情況的星洲日報記者李佩珍說,縣內的加叻新村也有很多貧困家庭,於是蕭總決定同一天到兩地捐助100戶貧困家庭。
八打靈觀音亭住持明吉法師和護法團團長謝安衡主動表示要捐助這些貧困家庭,贊助了100個價值約200令吉的「食物籃」。
後來兩地需要捐助的家庭超過一百戶, 加叻49 戶、文冬57戶, 總共106戶貧困家庭。恰好曾任記者的戴麗佳捐了一些乾糧,祝福文化再添一些, 就又湊足了6個「福袋 」。
此外 ,祝福文化也捐了106個「愛心防護袋」——包含口罩、搓手消毒液、殺菌肥皂、小孩沐浴露和牙膏。
11月3日一大早,義工文良就駕羅里把「食物籃」送到加叻。蕭總和曉君、俊升以及當地義工濰綜皆提早一小時抵達派發糧食地點, 但沒想到還是有村民比我們早到。
受惠者大部份是單親媽媽、重病患者、殘障者和孤苦無依的老人。
這裡述說其中兩家人的故事:
(一)57歲的楊姓單親媽媽,在丈夫4年前病逝後,患上嚴重的憂鬱症, 曾想自殺,至今仍需服藥。女兒剛大學畢業,收入不高,還要付還政府的大專學費貸款。 她曾向親戚借了3萬多來支付女兒在大城市求學時期的生活費, 至今仍未還清。20歲的兒子出世以來就只能在地上爬行。 一家人掙扎求存。
(二)曾家三個兄弟因家貧娶不到妻子,所以一直單身, 住在一起相依為命。63歲的老三2年前中風,癱瘓在床,每天需換兩尿片, 一個月需要6包尿片, 單單尿片就是一大筆開支。72歲的老大半年前也中風,行動不便。67歲的老二無工作,在家照顧兩個兄弟的起居飲食。三人只有老三獲得福利金RM 500,不夠三餐溫飽。
鄉民的困苦,令義工們痛心難過。蕭總感慨的對義工們說:「明年的財政預算案,政府撥給土著社群114億;撥給華人和印度人社群僅僅約3億4千5百萬,只佔土著撥款的約3% 。居心不良的政客不斷渲染華人都很富有的刻板形象。他們應該來這裡看看華人的貧困,全國各地都有許多華人在貧窮線下掙扎求生……」
(稿於202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