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工小樂
9月12日, 祝福文化義工小組再次來到巴生縣貧民區贈糧。
這次受惠人數比上個月的多了兩倍, 因為得到八打靈觀音亭的大力支持。
祝福文化分兩個地方捐贈糧食:(一) 在班達馬蘭新村老街捐給長者;(二)在貧民區捐給緬甸籍難民。
這次活動可說是8月贈糧行動的後續。
8月25日, 祝福文化在在班達馬蘭新村按照當地義工提供的名單捐贈食物籃給長者時,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發覺還有許多貧困長者期待援助 。更令她擔心的是一些長者沒有更換口罩,戴了又戴, 已經污染了。
此外,同日祝福文化小組在貧民區發放食物籃給移工時,遇見在難民學校教英語的緬甸欽族人魯蓮,她告訴蕭依釗,在貧民區的另一個角落,有更多的欽族難民, 第三波疫情爆發後,他們就停工至今,沒有收入,面臨斷糧的困境。
這些欽族人比別的緬甸移工幸運的是 ,他們都持有聯合國難民署發予的難民證, 可以合法在馬來西亞居留至第三國收留他們為止。至少他們不必過著東躲西藏、擔驚受怕的日子。但魯蓮說, 她的許多緬甸同鄉面臨困境,有的辣醬配白飯充饑, 有的沒錢買奶粉給幼兒……,希望祝福文化也能援助他們。
因此, 祝福文化決定再去巴生縣捐糧。
八打靈觀音亭住持明吉法師和護法團團長謝安衡聞訊後,表示非常樂意參與扶貧濟行動, 捐獻了食物籃170份、即食麵和餅乾各310包。
今天每位老人和難民獲得一箱乾糧、一環保袋食品加防護用品、一托雞蛋和一袋包子。每份贈品總值約250令吉。
其中部份贈品由祝福文化義工贊助 ,雞蛋和包子是義工潘來吉捐獻的。潘來吉有製作包子的獨門秘訣,吃過的人無不讚好。
此外 ,義工符秋菊和朋友也捐贈牙刷、牙膏和肥皂給難民。事緣有次符秋菊前往一家連鎖西藥店時,發現店員禁止外籍工人進入店裡選購,只許他們站在店外等候,讓他們說明要買什麼藥, 店員才拿藥品出來讓他們確認。店員進出三次,都沒拿出那兩位移工要買的藥品, 結果他們只能失望離去。秋菊從而推測,一般外籍工人也可能面對買生活必需品的困難,所以就聯合幾位朋友捐贈日常用品給他們。
那一箱、一袋,裝的不只是糧食,還有祝福文化和八打靈觀音亭許多善心人滿滿的愛心。
教師魯蓮代表難民對祝福文化基金會和八打靈觀音亭跨縣來幫助他們深表感激。她特別對觀音亭表示激賞,認為作為佛教組織卻願意打破宗教藩籬,前來幫助信仰基督教的難民們,這份大愛精神很讓人動容。
註: 想要捐助弱勢社群者,可點擊以下表格的鏈接:<捐款表格>

(從左至右)蕭依釗、潘來吉、班達馬蘭區緬甸基督教會主席羅賓桑及欽族教師魯蓮。

緬甸籍難民第一次在異鄉獲得這麼多捐贈品, 非常感激。

緬甸籍難民踴躍協助搬運食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