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依釗
疫情期間, 為了支援前線醫護人員, 不得不上班。中午都是外帶回辦公室,關起門來一個人吃飯。
我也勸告同事不要跟過去那樣大伙兒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 而是保持安全距離,獨自面對牆壁或隔屏, 靜靜吃飯。
病毒專家們公認,目前最有效防禦冠狀病毒傳播的方式就是「戴口罩」,因為口罩能有效抵擋傳播病毒的飛沬。在我們除下口罩進食時, 就可能吸入病毒。
由於最早在印度發現的Delta 變異株傳染力太強,有人建議即使在家也要保持適當距離,甚至戴上口罩。台灣有市長喊出「家庭防疫新生活運動」——家人不同桌共食、居家2人以上佩戴口罩、取餐公筷母匙,以及屋內勤消毒等。
醫生朋友透露, 她的醫院有三位護士確診, 因為她們曾聚在窄小的茶水間吃飯、談天而感染病毒,連帶十多位曾跟她們接觸的醫護人員須自我隔離。我聽了有點錯愕,即時的反應是問她:護士不是應懂得如何防疫嗎?
一家人或三幾好友聚餐,是千百年來人類推崇的生活型態, 突然被疫情打破,一般人自然不習慣一個人孤單的吃飯。
我和很多人一樣,喜歡和家人及好友聚餐,聯繫感情,但我也享受一個人吃飯的樂趣。其實自從卸下總編輯職務轉做慈善工作後, 我幾乎都是在夜裡下班後,趕在素食館打烊前,一個人坐在一隅靜靜地吃飯。多數時候小餐館裡只有我一個客人, 氛圍寧靜。
一個人吃飯的樂趣在於可以專注於眼前的食物,可以維繫人與食物之間本該存在的細膩感知。大腦只需接收食物在經過口腔咀嚼和舌頭品味後釋放出的滿足感。
有一次, 當我把一口白飯放入嘴裡細細咀嚼, 第一次品味出白飯的清甜時,不禁想起一個禪門公案:學僧有源問大珠慧海禪師:「和尚最近怎麼用功?」大珠答道:「飢來吃飯困來眠。」「平常人不也吃飯睡覺?這也叫修行?」大珠禪師說:「平常人吃飯時千般計較,不肯吃飯;睡覺時百般思索,不肯睡覺。」這就是禪──活在當下。
高僧告訴我們,禪與生活不能分開 ,衣食住行裡面就有禪。同樣是吃飯睡覺,悟道者隨時隨地歡喜自在。菜根豆芽,都是香的;地板草蓆,也都睡得安然自在。
我們必須認知到,即使疫情緩和,我們再也回不去以前的生活模式了。全人類將進入一個「新常態」。
也許我們要學習享受一個人吃飯的快樂。 至少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我們要習慣一個人吃飯。
這場疫情,促使我們反躬自省,心靈沉澱。若我們懂得在每一個當下提起正念、念念分明,就可以減少煩惱,內心充滿自在和喜樂,相信也就接近大珠禪師「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