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依釗
我平時對娛樂新聞是略過不看的,那日不意被一則新聞標題吸引住:「女藝人肚腩大比拼!真是不堪入目!」
繼續讀下去,新聞內容大概是:「女星胖了真的慘不忍睹!看她們用肚腩來比拚,不僅張柏芝、劉亦菲上榜,甚至還有鍾麗緹、劉嘉玲……這畫面太殘忍啦!」
粗略讀了記者和網民對這些女藝人尖酸刻薄的議論,禁不住對那些被偷拍的女藝人感到同情。我們大概可以想像,她們長期所承受著的沉重輿論和心理壓力。
在粉絲心目中,如他們的偶像身材走了樣,是不可原諒的「死罪」。在這種病態心理之下,不只明星歌星不能胖,凡女人發胖均是「罪」。
可是很多人都免不了「中年發福」。尤其是女性從35歲開始,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基礎代謝率逐漸走低,吃入腹中的食物更容易轉為脂肪和膽固醇,就特別容易發胖。
肥胖的人, 容易被人標簽為「好吃懶動」, 其實許多人是「蒙冤不白」的。因為有的人,內分泌系統紊亂,或有各種代謝性疾病,就會出現超重或肥胖現象。這些人,「喝水都會胖」。面對她們, 我們應該同情, 而非譏諷或嘲笑。
不過 ,我們在不應「以貌取人」或因肥胖而自卑的同時,也應積極減肥,畢竟肥胖會對個人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
肥胖可能引起的疾病除了三高、心腦血管疾病,還會引起痛風、退化性關節炎、脂肪肝、膽結石、胃食道逆流、不孕症等等許多慢性病,甚至有幾種癌症也和肥胖相關;而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造成睡眠打呼、睡眠品質不佳、白天容易打瞌睡;甚至有關冠病的研究報告指出,冠病重症患者中有很多是肥胖者。
最有效減肥的方法, 是節制飲食。一日三餐有規律,飲食有度、食量得當,每餐七、八分飽,忌狼吞虎咽、暴飲暴食。另外,食物宜清淡,少鹽、少糖、少脂肪,但要選擇多樣化的食物,使攝取的營養素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需要。
節制飲食的好處有很多,不但可預防肥胖,還可減少對腸胃的傷害,每天吃八分飽是對腸胃的一個保護,同時節制飲食也可以減少鋪張浪費。
很多人發胖,是因為缺少運動所致。因此,我們日常要堅持多運動。健走、慢跑、練太極拳、氣功等等,都有助於減肥。
總之, 不論男女,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節制飲食、堅持運動, 避免發胖;同時要維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個人修養,不怕人嘲笑, 也不去譏諷霸凌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