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偉章
其實你聽過這故事的,有個樵夫不慎把斧頭掉到湖里,撈不著取不到正兀自懊惱。仙女從湖里翩翩升起,她問樵夫:「這把金斧頭是你的嗎?」樵夫說不是;她又問樵夫:「這把銀斧頭是你的麼?」樵夫搖頭;仙女取出樵夫的斧頭:「那這把呢。」樵夫說是的是的就是這把。仙女微笑點頭,便把斧頭都送了給樵夫。故事是這麼寫的:「於是樵夫高高興興地帶著斧頭回家了」。
一念之誠,成就了樵夫的佳話。
————————————————————
上個星期吧,還是上個月,我忘了,反正我做了一個夢。夢裡,有個阿姨給我夾麵包,各式各樣看上去好美味的麵包,我不斷推辭,「家裡才兩個人,吃不了那麼多啦。」我說。但我推辭得很矜持,很不堅持,近乎半推半就。「放著慢慢吃。」然後阿姨說:「總共3百XX元。」(應該不會有人要求我能在夢裡記住數字細節吧?)我心頭一驚,那麼貴?於是連忙把麵包從袋子裡給夾出來。「真的吃不了那麼多啦。」我說。阿姨不悅,開始碎碎唸。我在夢裡,好不尷尬。
醒來後我努力回想,為甚麼自己一開始沒有斷然拒絕?幾經思索,訝然發現,夢裡的我其實有個念頭,以為阿姨會把這些麵包送我。
一念之貪,釀造了我一夜的窘迫。
————————————————————
友人說起他多年前所遭遇的一起車禍,造成了他「粉身碎骨」好長一段時間,那年他才二十來歲。在連醫生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他憑藉強大的意志活了下來,雖然落了些殘疾,但乍看與旁人無異。
很多人都以為他必然痛恨那肇事者,但他說:「我沒有。我只是在想,還好我不是那司機,不然我應該會內疚一輩子。」
一念之間,得了一輩子的自在。
————————————————————
說到車禍,我倒想起一事。某日早晨,上班途中,遇見了一場車禍。被撞的是一對騎摩多車的印裔夫妻,丈夫在前,妻子在後,中間夾著一個嬰兒。「碰」的一聲,摩多車撞上了從路口貿然駛出的車子,丈夫和妻子都被撞飛,被拋得老遠的。丈夫很吃力地掙扎著,但一直爬不起來,而妻子則靜靜地躺在馬路中央,緊緊地抱著懷中的孩子,以自己其實也很脆弱的肉身保護著他。
肇事者是個約50歲左右的中年婦女,開的是一台國外進口名車。事發後,但見婦女把車停在路中間,急忙下車,查看她的車子是否有壞損……
一念之間,善惡分明。
————————————————————
正如你所知道的,樵夫的故事還沒有結束。鄰居眼見樵夫有如此好康,於是便到湖邊去也扔下了一把斧頭。樵夫沒有說謊,真的有個仙女從湖裡升起,而且手上拿著一把金斧頭。「這是你掉的斧頭嗎?」鄰居猛點頭,仙女沒有微笑,但把金斧頭遞了給他。鄰居好開心,把斧頭賣了過上了好一陣子的好生活。錢花光以後,他故技重施,又到湖邊扔下了一把斧頭。正如他所料,仙女又出現了,手裡拿著一把銀斧頭。「這是你的斧頭嗎?」仙女問。鄰居看是銀的,有點失望,但聊勝於無,於是點了點頭,仙女又把銀斧頭給了他。「仙女好笨,真好騙。」鄰居得意地帶著銀斧頭回家。
當然,銀斧頭無法給鄰居過太長的好日子。第三次,他到湖邊,扔下了一把斧頭。他等了好久,仙女都沒有出現,他正失望準備離開時,看見他投下的斧頭完完整整地躺在他腳邊……
故事後續如何?這我就不知道了。要腳踏實地好好用斧頭砍柴,抑或繼續動些歪腦筋,其實全憑鄰居的一念之間。
仙女沒告訴他的是,因為不忍奪去他謀生的工具,所以才一再給他機會,但遺憾的是,他顯然錯用了心機。機會是有限的,一再糟蹋,只會把自己逼進胡同。
因果自負,從來都是不變的定律。
一念之間,將決定故事的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