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傳染病學專家梁浩楠醫生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接種疫苗者的一些症狀, 特別是頭暈,是由於情緒緊張, 而不是疫苗導致。
他說,一些人在接種疫苗時因過度緊張而頭暈,可是過了一會, 他們恍然明白:「原來不過如此」, 頭就立即不暈了。
事實上,情緒的確會影響身體健康,情緒緊張的人急診也可能會頭痛、血壓升高,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我有一位歌唱家朋友,雖然上台演唱不下千次, 但幾乎每次演唱前, 她都因為情緒緊張而導致頭暈、胃痛。
不同的情緒對應著不同的身體部位,胃腸是最能反映情緒的器官。我過去任報紙的總編輯時有過這樣的經驗:一遇到緊張的情況或工作壓力大,就會胃痙攣、腹瀉、嘔吐、暈眩。在各行業中,工作緊張的新聞工作者患胃潰瘍的比例較大。
隨著新冠疫情嚴峻,確診和死亡人數一直增加,很多人皆生活在焦慮不安中,走在路上或到市場買菜,緊盯著對面來的人,擔心他會不會是隱性帶病原者。而上班族,聽到辦公室裡有人咳嗽一聲,會緊張得心跳一百下。
很多人一直擔心自己或家人會成為下一個不幸深度染疫者,但他們不知,恰恰是這種緊張焦慮情緒不斷損害人體內比口罩更有用的防護罩──免疫系統。
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無特效藥。患者進到醫院, 醫生只能提供氧氣和輔助性醫藥,然後就得依賴患者自體內的免疫系統去抗擊病毒。
民眾都知道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簡單動作來保護身體,但很多人卻不曉得如何減少負面情緒,讓我們人體免疫力處於最佳狀態。
據專家研究,提昇免疫力的秘訣如下:
1、少發脾氣、多信任人;
2、保持樂觀的心態,多開懷大笑;
3、多幫助人;
4. 和親人朋友維持密切關係;
5 、回歸信仰
6、建立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減少壓力;
7. 不要太過緊張、憂慮太多。
8、睡夠7-8小時
9、每天運動30分鐘
10、多吃菌菇、蔬菜
11、每天曬半小時太陽
總之,我們必須有身、心、靈的健康,才能維持正常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