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攝影 / 陳莉莉
(吉隆坡8日訊)如果不是上星期六參加了祝福文化基金會組織的烏雪原住民探訪團,我們並不知道距離繁華首都不遠的雪蘭莪州與霹靂州交界的烏魯雪蘭莪縣吉粦偏鄉住著許多貧困原住民。
當探訪團員看到有的原住民破陋茅棚的棲身之所竟然類似我們華人的先輩在約百多兩百年前來到南洋居住的破陋茅棚時,團員的內心都受到震撼。
吉粦區內有18個原住民村。在烏雪區前任國會議員兼烏雪慈善婦女協會主席廖書慧向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透露,區內有許多原住民謀生困難,家境貧窮需要援助後,祝福文化基金會立即組織「祝福使者」團給原住民同胞送暖,因為援助原住民是祝福文化的宗旨之一。
在廖書慧的穿針引線之下,祝福文化基金會一行40人前進最貧困的一個原住民村。值得一提的是有「祝福使者」攜帶了孩子或孫子參加,目的是讓不愁衣食的子孫有機會了解人間疾苦。
在村長道菲的率領之下 ,村民在民眾會堂以傳統的儀式熱情的歡迎了「祝福使者」團。村民給每個訪客戴上用竹葉編織的頭冠和肩帶。據說這是原住民給訪客表達最高敬意的儀式。
祝福文化基金會捐贈給每個家庭兩袋價值約一百令吉的物資,包含白米、白糖、麵粉、罐頭沙丁魚、罐頭咖哩雞、餅乾、食油、米粉、調味料、奶粉以及T恤和學生用布袋。
由於民眾會堂太小,容納不了所有受惠的八十多戶村民,捐贈儀式分上下兩階段舉行。
過後,「祝福使者」團深入村子裡,探訪了三戶赤貧家庭。其中一個家庭是23歲女子沙菲卡和她的兩個孩子,一個3歲,一個6個月。她的幼子甫出世,狠心的丈夫就拋棄了他們,她頓失依靠,沒錢買奶粉。蕭依釗代表祝福文化基金會捐贈了一千令吉援助金和6 包嬰孩奶粉給沙菲卡。另一家是86歲的西丹老奶奶,她跟孫子女、 小曾孫同住, 但他們收入微薄, 無法負擔她需要的老年人奶粉。祝福文化基金會也捐贈了生活援助金和老年人奶粉給西丹老奶奶。
(原文刊於2025.07.09《星洲日報》。)
——————————
《團員名單》
劉利水、翁金娥、劉曉欣、鍾其恆、蔡文蓉、蔡文芳、陳世雲、曽玉美、鄭金妹、吳善欣、張瑞雲、陳瑞嬌、陳莉莉、李婷婷、佐藤紀聖、劉伊琳、黎瀞繀、陳淑竹、徐莉嘉、蕭日紅、林美虹、王素薇、方松林、葉月梅、黎軍美、王慧儀、葉金龍、蕭玉萍、蕭玉娣、朱惠羣、陳國川、陳以萱、吳澤穎、陳以娜、劉以樂 、丘添梅、葉建英、蕭依釗、葉偉章、和蕭竹筠。
《捐助原住民者名單》
感謝以下善心朋友捐款幫助原住民:
普明精舍慈恩林、拿督紀日輝、李惠杉、鄭素秋、劉利水、葉瑞山、劉秀珍、禤素玲、張瑃凇、葉高弟、曽玉美、鄭金妹、鄭明福、高寶梅、趙國耀、鍾其恆、林美葒。
CHERNG SIEW CHIN、BEN SOO 、OOI MIN HAO、OOI MIN FONG、TAY SO CHIN。
同時感謝Five Senses 公司贊助兒童奶粉和學生用布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