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依釗
“進入2013年,似乎還看不到前路,然而我和外子說好了,儘管前面有什麼風風雨雨,因著孩子,因著愛我們的人,我們還是要好好的過。”
2013年初,身罹腦性麻痹症的劉佩妮用一根手指,一個字一個字的在鍵盤上完成了一篇2千字的文章 “2013年和未來都要好好的過 ”。這篇文章讓我認識了劉佩妮。
劉佩妮和楊玉權這對夫妻的坎坷命運令人心疼;但他們不向命運低頭的精神又令人感佩。
佩妮因在出生時缺氧,導致腦性麻痹,造成言語和行動能力障礙。楊玉權先天雙手無手指,全身皮膚薄弱,易破損和受感染。
乍見佩妮時,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哦,對了,她像多年前我採訪過的著名台灣殘疾畫家黃美廉。腦海中頓時浮現黃美廉的形象:臉有些變形,殘缺的雙手不穩定的抖動。她不能說話,以筆代口回答問題。但這位殘障基督徒憑著自己的夢想與信心,取得了藝術博士的學位,更在世界各地開畫展,並將義賣所得捐助其他殘障青年基督徒 。
劉佩妮和黃美廉有許多共同點:她倆同樣是罹患了腦性麻痺,同樣是信仰基督,而且她們的內心都充滿陽光,熱愛生命。
在人們興高采烈迎接2013年的時刻,佩妮卻面臨丈夫左手掌患皮膚癌而必須被截切的厄運。
“一個沒有十指的人,還要被截掌!”佩妮非常傷感。
玉權反安慰妻子說:“反正一向來都被稱為‘無掌人’,現在只改一個字成‘無手人’,生活應該照樣可以過。”
這段並不煽情的簡短對白,卻令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佩妮的新書《逆境,笑對人生看》,描述了她坎坷的生長過程,父母親的愛和悉心的照顧、朋友的扶持、她和丈夫的恩愛、兒子誕生的喜悅、丈夫的疾病,以及她信仰的主耶蘇賜予的力量,如何帶領她和丈夫以及親人度過生命中的每一道坎。
在《逆境,笑對人生看》即將付梓之際,病魔的黑手再次伸向玉權。
他被醫生診斷為末期口腔癌,從此這對患難夫妻以頑強的意志走上一條艱苦的抗癌之路 。
儘管玉權的身子越醫越虛弱,口腔潰爛,劇痛難當,但他為了年老的媽媽、殘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不肯放棄哪怕是一絲的生存希望。
2015年3月20日,玉權在加護病房裡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佩妮縱使萬般不捨,但為了讓丈夫安心離去,輕聲對他承諾:“我會好好生活,把孩子養大成人。”
過去,四肢無力的佩妮出外時,總是挽著丈夫的手臂走。丈夫離世後,佩妮守著對他的“好好活下去”的承諾,重新學習獨立生活。“跌倒後會起來、再跌倒會再起來;終有一天,我會為了丈夫、孩子及所有愛我的人重新站穩。”
一天,佩妮對著數百本《逆境,笑對人生看》,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向這書中的自己學習,在逆境笑對人生。
事實上,佩妮是勇敢而堅強的。讀了《逆境,笑對人生看》的人,必然都會被玉權和佩妮那種熱愛生命、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
我深信,寫作有奇妙的療癒力。因此,我一直鼓勵喜愛寫作的佩妮將她和丈夫的抗癌過程和心路寫出來。
我期待著佩妮的第二本書面世,讓她心中的陽光,照亮更多陰暗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