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新書出版
  • 簡介
社會關懷

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四)

〈照顧者都是天使的化身〉

文:葉偉章
圖:徐莉嘉

摯友G 病重時,她父親也因患癌臥病在床,G 的母親除了工作,還得照顧兩個病人,直至現在我依然不敢想像她當時的生活。G 的父親的葬禮後,我到她家探望,臨行前一個星期,特意先去了一趟書店,找台灣作家張曼娟當時甫出版不久的《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店員說,賣完了,但我執意非該書不可,於是請店員替我從其它分行調書,終於趕在探望她前取得了書。

但這書並不是送給G 的,而是她母親。如此堅持,是因為我們通常都會聚焦在病患身上,而忽略了照顧者的不易。

送暖行動首日,在嘉諾撒幼兒園辦過了約兩百人的捐贈物資與派送紅包儀式後,我們一團人到怡保的館子晚餐。蕭依釗說,她邀請了梁天寶三姐妹一同來用餐。我當時才想起,未來得及給她們備書。

梁天寶,一個年僅11的癌患者。事實上,她在5歲時就已發現體內有神經母細胞腫瘤,7年來腫瘤一再復發,前後已做過3次手術、兩次化療。由於天寶的手術費用自去年12月起獲得星洲日報基金會的支援,因此詳情都已有報導,這裡不重複。

我更為關心的,其實是父親死後,負責照顧天寶的兩個姐姐——大姐碧瀅、二姐碧月。

2022年11月,天寶的父親梁歡成無預警離世。「那個晚上,我們還為慶祝碧月考到駕照而去吃了小炒,一起逛夜市,他還打算明早去跑步……」兩個小時後,梁歡成開始嘔吐,送醫後證實中風,昏迷三日後即離世。梁碧瀅說:「我和碧月以為他會昏迷很久,也計劃好了接下來要如何繼續照顧他,但是他卻走了。」

父親的離世,讓碧瀅感到整個世界都崩塌了。在敘述這一段時,碧瀅在餐廳角落淚如雨下。天寶連忙過來安慰姐姐,事後才知,原來她擔心我欺負姐姐,姐妹之情深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她們其實同父異母,天寶是梁歡成再婚與越南籍妻子生下的女兒。發現天寶患癌時,碧瀅在台灣的銘傳大學唸著書,父親致電,告訴她天寶需要動手術,他們家接下來可能錢會不夠用,於是碧瀅毅然決定休學回馬。

目前在一家電腦學習中心工作的碧瀅,擔起了家庭生計,而照顧天寶起居的責任則落到了碧月身上。

我問碧月,身為一名照顧者,那一部分是讓她覺得最為辛苦的。她想了一會兒,回我:「無法好好地睡。」她說,治療期間,天寶有時半夜會拉肚子,她得幫忙清洗;服藥時間更是錯不得,即使半夜也一定得起來確保天寶把藥吃了;打點滴入藥時,她必須全程在旁盯著,並替熟睡的天寶翻身,以確保藥水沒有卡著或倒抽血液;此外還得確保整個入藥過程在兩個小時內完成,否則天寶會過敏、全身紅腫……

我問碧月,關於未來,她眨著大眼睛說,等妹妹病好後,她希望可像父親那樣租個檔口煮食。我回過頭問碧瀅,有沒有覺得中止了學業很可惜,她訝然望著我,彷彿我問了個好奇怪的問題,「沒有。」她說。

「如果二選一,我會選擇妹妹。」

(原文刊於2023.05.15 《光明日報》副刊。)

社會關懷

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三)

走訪紅泥山貧病老人

文:葉偉章
圖:徐莉嘉

「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的第二天行程,是到紅泥山新村探訪十戶家庭。

當天早上,在酒店用過早餐後我們即退房啟程。紅泥山新村的入口有個牌樓,巴士駛入後,停在一座學校籃球場般大小的民眾會堂前。為節約時間,義工何先生安排了其中7戶人家到會堂來領取物資及紅包。

7戶人家各有各的狀況和故事,總結來說還是年事已高,體虛多病,家裡人又收入微薄,貧病交加,日子不易,但從各自的神情來看,似乎也習慣了。當中也有年輕的,看著與一般人無異,實質上是殘疾人士,除了不良於行,也因聽障而無法言語,平日打打雜工,收入自然也好不到哪裡。

把物資派發給他們後,我們拍了張合照留念即往村子裡去了。

第一戶人家是潘妹,今年82歲,雙目失明,生活起居靠年近50的兒子打理。我問兒子是否為了照看母親所以全職留在家,旁邊的人代他回答:新村裡也不好找工作呀。潘妹母子的生活開支是三個已出嫁女兒湊合著幫補的,從家裡情況看來,日子過得極為清貧。

我們到第二戶人家時,屋子裡關著一名老婦人,她就坐在靠門處。還未走近,即聞到一股異味,屋內好幾隻土狗朝我們狂吠。老婦人的衣物十分簡陋,胸口處以塑膠袋打了個結,不知是她本人的意思,抑或家裡人以此遮蔽鈕扣間的漏洞。一襲過長的上衣,下身疑是赤光無物,身上多處皮膚潰爛。

老婦人雙目失明,據村裡人說,她精神異常、行動不便,身上那套衣服已穿了個把月。她與一兒一女同住,兒子平日打打零工,女兒亦患有精神病,家訪時兩人恰好都外出了。老婦人與我們說話,不斷重複著女兒半夜摘果子去賣,我四處環顧,不見任何果樹。

我想問她兒子許多問題,譬如:為甚麼不替老婦人洗澡,是她不願意麼?如果堅持為她換洗衣裳她會有甚麼反應?有嘗試找些藥物讓她擦皮膚麼?……我不願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臆測,這些問題純粹只是出於好奇。但我不確定如果她兒子真站在我眼前,我是否有勇氣提問;我不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知道答案。

第三戶人家住著一對父女,老人家看上去很健壯,原來已年逾9旬,且曾經小中風。身旁的義工說,女兒有精神上的疾病,但平日有藥物控制,倒也沒甚麼大礙。據知,家裡兄弟姐妹中好幾人都有精神障礙,老父親靠著其他在外的兒女贍養,但因各自家庭都不富裕,可以照顧的層面十分有限,屋子已嚴重漏水也沒有能力整修。

義工與我說,村裡不少人罹患癌症或其它奇難雜症,外面的人都不願娶紅泥山的女人為妻,擔心她們的基因受輻射影響而殃及下一代。我嘗試詢問村裡的一位熱心人士, 他立馬否認:「每個地方都有生病的人,沒有證據可證明現在的紅坭山村民有受到輻射影響……」

紅坭山稀土事件雖然已過30年,原廠也已拆除,現下僅是一片廢置的空地,但至今為止似乎未見政府當局或研究機構,公開交代稀土輻射是否仍存有影響力等研究報告。

社會關懷

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二)

〈危樓裡的孤苦老人〉

文:葉偉章
圖:徐莉嘉

「他們就住在八角樓對面那排舊房子裡。」當地義工何錫興先生說。我環顧四周,不見任何八角型建築,後來才知物換星移,該樓也因周邊發展而改造了外型,已不復當年的八角了。

3月11日(六),「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一團人抵達了和豐鎮的嘉諾撒幼兒園,給當地兩百戶貧困人家派發物資與紅包,這當中有已皈依伊斯蘭教的原住民,有華裔家庭,也有印裔同胞。吃過晚餐後,團員們回賓館休息,我和蕭依釗、徐莉嘉,在義工何先生的帶領下,前往八角樓舊街區探望獨居老人們。

蕭依釗說,房子窄小,不適合太多人過去,考量到吉祥義工團團長潘來吉帶了三十名團員過去派發紅包,我們這團人再加進去恐怕會把樓板給踩壞,於是便只帶上了我和莉嘉。可後來情況有變,舊街區路窄車多,巴士不好停,所以潘團長臨時決定不下車,留下了紅包給我們,就帶著團員回賓館去了。

那是一排老舊的店屋,有個大叔站在門口等著我們, 何先生叫他阿明。「應該是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吧。」我心裡暗忖。不知怎麼的,我一直很懵,雖然蕭依釗說了500次「獨居老人」,可我腦海裡不斷浮現的,還是老人院的畫面。

我們幾個人捧著5大箱食糧、生活用品,以及十盒雞飯走了進去。阿明看著雞飯,說:「我們吃飽了呀,我送去給流浪漢吧。」這時一個瘦小的女子從樓上走了下來,「要雞飯嗎?」阿明問她,「食飽咗咯。」她用廣東話回答。

搞了半天後,我終於弄明白了:沒有老人院;阿明也不是甚麼義工,他就是這裡的住戶。在這棟破舊不堪的房子裡,幾個老人家各別租了房間,獨自生活。房租每個月100~120令吉,視房間的大小及情況而定。

剛下樓的女士姓簡,今年已是77歲(還真看不出),在這棟房子裡住了四十多年。她原在點心酒樓打工,年歲漸長,雙手無力,加上白內障,這幾年已沒工作,僅靠著每月500令吉的福利金過活。

那個阿明,看著健碩,原來也已68歲,一個星期三天在油站當看守、兩天在餐館洗碗,靠著微薄的50元日薪生活。阿明的房間已嚴重漏水,二房東無意修整,於是他便在「客廳」找了個角落,夜裡睡在那裡。

另外還有一個也叫阿明的,目前以撿破爛為生……

其實當我踏入這棟房子,踩在第一塊板梯上時,心裡想的是:還好兩團人馬都沒來呀。先別說這房子殘舊逼仄,容不下這許多人;板梯每踩一步吱嘎作響,地板破了個窟窿,就用毯子先且蓋著,可謂處處陷阱。

回來後想了幾天,我又搞懂了一件事——何以我一心一意想著要去的是老人院——想必有許多人都和我一樣,說到孤苦老人馬上就會聯想到老人院,但其實,在城市的邊緣,還有那麼一些人,孤老無依,孑然一身,老來病磨,三餐難繼,但因為他們很安靜,一直很安靜,所以你我都沒有發現他們。

(原文刊載於2023.04.16《光明日報》副刊。)

社會關懷

〈開齋節前夕,小小的送暖行動〉

/ 義工小樂

開齋節前夕,祝福文化義工把厙存的全部物資,悉數捐贈給吉隆坡的同理心老人院和菩提之家。這兩家中心,均為其他義工所推薦,說是極需要物資支援。

同理心老人院目前收容了8個病人,當中有些是被親人遺棄在吉隆坡中央醫院的,有些則是無家可歸的。每個人的際遇不盡相同,但卻同樣的孤苦無依。

同理心老人院院長馮炳南知悉祝福文化基金會將送糧食去時,告訴祝福文化主席蕭依釗, 目前住宿老人院的老人中, 有因糖尿病而截肢者,特別需要注意衛生,濕紙巾、消毒液和清潔劑是高度必需品。因此, 蕭依釗和義工額外購買了消毒液、清潔劑和濕紙巾,捐贈給同理心老人院。

菩提之家原是收容孤兒的福利中心, 但近幾年來,政府醫院不斷把被親人遺棄的病人送往該中心。中心負責人不忍拒絕,以致病人越來越多。目前菩提之家共收容了 25名孤兒、 23名貧病老人、14名智障及精神異常者。

社會關懷

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一)

滂沱大雨下的溫情

文:葉偉章
圖:徐莉嘉

彷彿工作中的螞蟻似的,彼此雖沒有言語,過程中卻自然地分出了幾道流線,井然有序,蔚為奇觀。我坐在開放式禮堂裡的塑膠椅子上,祝福使者們忙碌的在我眼前穿梭,腦海裡不期然就浮現了這幅黑螞蟻的意象。

二月,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來電,說三月份要到霹靂去送暖:「我們要到和豐鎮與紅坭山新村。」

原以為去的是孤兒院或老人院,後來才知不是。和豐鎮上有一家幼兒園,叫嘉諾撒,是上世紀80年代天主教會所創辦的。嘉諾撒幼兒園如今有104名學生,家長大多是單親媽媽和勞工。幼兒園的負責人楊修女告訴蕭依釗,許多家長都付不起學費,周邊一帶約有兩百個貧困家庭需要援助。

蕭依釗說:「楊修女是我非常尊敬的長輩,目前負責管理嘉諾撒幼兒園的幾位修女都六十多歲了,很不容易,我想前去支援她們。」

「2023祝福文化霹靂送暖行動」的消息發送出去後,迅速獲得了40多位祝福使者的響應。吉祥義工團團長潘來吉得悉這趟行程,也另組了一團,準備了包子和紅包前來與我們會合。

要裝進禮袋的物資,蕭依釗託熱心的朋友安排,前一天先以十噸羅里送到嘉諾撒幼兒園去。據知,運送過程曲折不斷,譬如由於路窄,羅里無法駛入幼兒園的路,他們後來想了個辦法,借用鏟泥機把物品一箱箱運進去;又譬如瑪麗修女在卸貨時不慎崴了腳……

3月11日,星期六,我們30名團員乘大巴,早上9時半出發,中午抵達怡保的餐館與另14名團員會合,用過餐後便一起往嘉諾撒幼兒園去了。

抵達幼兒園時,天正飄著細雨,薄薄的,似毛羽般在半空裡翻飛著。看著那一堆大大小小的箱子,裡頭有白米、米粉、白糖、罐頭、咖哩粉、快熟麵、雞蛋、幼兒奶粉、餅乾、咖啡、巧克力、毛巾……,該如何分裝、如何安排人手,我一籌莫展,一點頭緒也沒有。

我等著看蕭依釗如何揮舞指揮大旗,結果她只說了一句:「陳繼仁比較有經驗,交給他安排吧。」陳繼仁從很年輕就參與祝福文化的活動,當時他還是雜貨店的少東,如今已是三個孩子的爸、幾家迷你超市的老闆了。陳繼仁簡單交代了幾句,大夥兒即開始分頭行動,然後便出現了這一幕「螞蟻搬食物」的畫面,待我回過神時,禮堂一角已然堆滿了分裝好的禮袋。

然而,真正的挑戰此時才開始:由於有些原住民必須趕巴士回山裡,有些打工的受助者必須下了班才能過來,我們很難有秩序地安排流程;修女們平常並沒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我們在現場的一時間也不知就裡;此時原本的細雨突然轉成了滂沱大雨,啪嗒、啪嗒的把該回的給阻著了、該來的給擋著了;我們開始了分發紅包與禮袋,卻發現訂了的雞飯未依時送到……

人潮一波一波的來去,大雨始終滂沱地下著,不知不覺就已到了下午6時。我們把剩餘的禮袋和紅包留在幼兒園,讓因大雨而來不了的受助者改日來領。

HC 說,像打了一場仗。我說,是的,這是一場規劃不完善的活動,但,也因此,而有著濃濃的人情味。HC微笑點頭。而雨,停了。

助學計劃•原住民孩子•慈心祝福•社會關懷

《2023年度祝福使者名單》

他們的善心,點亮偏鄉孩子的求學

/蕭依釗 (祝福文化主席)

眾多善心朋友堅定的支持和樂捐,讓祝福文化圓滿實現國內和國外的扶貧濟困計劃,至誠感謝!感恩!

在國內, 我們幫助了許多原住民、貧困家庭及福利中心。

在國外,儘管臨時增加了捐助不丹孩子的數額, 在「祝福使者」們的助力下,我們依然達到原訂目標。2023年,我們捐助的貧困孩子人數如下: 尼泊爾—160、緬甸—150、 印尼—50、印度—100和不丹—30。

我們感恩的是,祝福文化有許多鐵桿支持者。

這裡要特別提其中兩位──陳傳傑、 蔡文蓉。陳先生去年為了幫助兒子發展沙巴邦邦島旅遊業,不僅向銀行借貸千萬,連自己和老伴的大半生儲蓄都拿出來了, 日夜為經費發愁的他,卻先後三次共捐出了4萬元給祝福文化;蔡文蓉和丈夫開的餐館因疫情而關閉,經濟稍微寬裕後, 她即先後5次共捐了2萬3千元。

還有台灣媳婦王惠慈、劉利水和翁金娥夫婦、鄭素秋, 他們一如既往的大力號召親友捐款支持各個項目。

以上所提幾位,並非少數,尚有葉高弟、李漢仁、張貽銘、陳振花、陳振妹、徐莉嘉、邱瑞蓮、鄭金妹、黃松奎、蕭日紅、鍾幹庭、陳世雲、高潤生、葉金龍、葉瑞山、陳繼仁、林素瑞、黃秀琴、鄭素秋、黎瀞繀、朱惠群、陳樹坤、梁月香……

還有、還有,林美虹、陳雪芬、陳雪鳳、陳寶玲、張麗仙、范致華、鍾玉芬、鄭明福、方松林、周筠軒、黃森青等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這些年來,他們都一直陪伴著祝福文化成長。

「人有慈心天地寬,樂善好施美人間」,用以讚美眾多的善心朋友,最為貼切不過了。

對於以下各個項目的捐款者, 不論是捐10元或1萬元, 每個人皆是「祝福使者」,我們都深深感激!


助學計劃(包括今年初所捐助的不丹學生)

觀自在禪院、淡邊妙音淨宗學會、波賴淨宗佛影寺慈善組、柔佛州海印學佛會、善友團、法界眾生、優聲私人有限公司、釋覺心、釋智一法師、釋常妙法師、曾義全合家、劉秀蓮合家、陳家母女、謝志群合家、群愔芳麗雲、永樂多斯、陳傳傑、劉利水、鄭金妹、蔡文蓉、張彩嫦、王惠慈、陳達懷、謝尚橗、李漢仁、鄭素秋、邱瑞蓮、葉金龍、葉高弟、翁金娥、陳寶玲、黃松奎、黎瀞繀、裴英燕、楊詔安、楊婉靈、楊尚儒、張麗娟、楊智光、黃蘭娘、王小玲、鍾禎堂、吳智晴、楊映庭、劉秀珍、彭燕茹、李慧雲、鐘靈、李玉燕、徐建豐、葉彩晶、李美真、曾亞九、林亞鑾、曽厚德、利慧娟、王秀娥、鄭志強、蔡添安、李秀媚、安慧珠、鄒翠翠、葉雲飛、葉禮豪、葉禮佳、葉禮聞、枼玉英、關本益、洪桂花、禤素玲、李月珠、鍾如玉、王紋康、吳寶蘭、盧淑婷、劉瑞珍、謝婉瑩、李顏慧、葉芮妗、劉柏江、范致華、馬竟倡、朱惠群、蔡文芳、許泳祥、李美美、顏誌偉、楊瑞珍、李秀琴、蘇燕芬、傅子明、李嘉韻、梁紫敏、蘇寶明、龔玉嬌、許福來、葉瑞山、彭玲玉、陳慧菁、丘文威、林克學、陳垗鄄、伍柏文、黃有順、張漢榮、孔彩薇、李文清、陳佩杏、鍾福進、符秋菊、張康華、謝月梅、馮玉鳳、何潔貞、葉志勉、陳雪芳、曾憲琴、張貽銘、陳瑞嬌、方松林、王素薇、劉雪麗、楊庥愔、黃重華、林金城、陳瑞珍、丘春來、黃有為、林寶玲、陳觀平、李民敏、方泉潔、曾玉美、蔡寶珠、鄒國發、謝韻笑、蔡寶儀、劉戀、陳明洲、謝文軒、吳善欣、許清麗、吳幼珠、鄭慧琪、王寶欽、鄭明福、陳奕愷、陳立嘉、王晨偉、李全珂、桂修弘、桂修揚、張腱洋、馬美玲、羅錦添、鐘其恆、許寶順、葉麗雪、陸泳安、吳澤穎、林燕仙、劉佩欣、洪桂花、楊坤足、李雪清、佘克聰、無名氏、王輝蘭、符傳傑、陳振花、陳振妹、李秀英、佐藤紀聖、李婷婷、蕭依釗、無名氏、已故吳運芬、已故王寶琴。

Rail Sourcing & Consulting (HK) Co. Ltd, Goal Jet Technology, Conlay Construction Sdn Bhd, Shins Corporation Sdn Bhd, FL Jaya Venture, Fordcon Jaya Sdn Bhd, Jurukur Bahan FPS Sdn Bhd, Hui Theng Hui An Ying, Tee Geok Bee,  Chua Bee Lian,  Lum Sui, Kee Tong Kiak. On Pooi Fong, Lim Chui Hong, Koon Soon Fatt, Tan Huei Huei, Lim Siew Lian, Chen Siew Chong, Chuah Teong Tor, Willy Tan, Teo Swe Fong, Jessie Lee Siew Guat, Low Kong Boo, Phang Sui Mee, Khoo Wee Bee, Choong Hao En, Choong Yu En, Wee Siao Ying, Choong Wee Hong, Kam Su Ning, Yeoh Ya Ting, Yeoh Shan Ciang, Chua Yeong Wei, Kueh Meng Ho, Andrew Sheng, Ko Sook King, Ratana Kupsrimongkol, Tan Yi Yang, Loh Boon Foo, Cherng Siew Chin, Meera, Kuik Jie En, Kuik Jie Yi, Sia Sing Chai, Sek Song Hong, Sek Chong Chai, Sek Loy Moy, Sek Song Hock, Kam Ah Moy, Siah Suan Wart, Sia Soon Sang, Sek Song Heng.


護苗計劃(祝福原住民孩子)

觀自在禪院、波賴凈宗佛影寺慈善組、柔佛州海印學佛會、加影育華小學3F班(2021)、加影育華小學3E班 (2021)、謝志群合家、黃有為合家、蔡文蓉、陳傳傑.、劉利水、鄭素秋、謝尚橗、葉永祺、林美葒、陳慧菁、周筠軒、黃慧玲、江貞輝、江婉瑄、傅翠慧、梁女士、張纈婧、王寶欽、嚴依苠、吳素燕、吳雲雲、賴連發、王惠慈、盧淑婷、卓婉鶯、范致華、李美美、李秀琴、禤素玲、葉偉明、梁紫敏、黃婉婷、徐康偉、李文清、辜燕雲、鍾福進、葉志勉、劉雪麗、陳麗如、黎潤鈴、利慧娟、鄒蕓迎、鄒建凱、朱琪慧、許清麗、葉慧瓊、蕭依釗。

Global-Technology Distribution Sdn Bhd, H&T Industries (Penang) Sdn Bhd, Kemena Maju Sdn Bhd, Vitrox PM Team, Bon Family, Woo Hin Pun, Cherng Siew Chin, Liew Lai Chun, Valixia Quah Suat Wee, Chua Yeong Wei, Lim Soo Yew, Liew Chiew Lin, Ooi Min Hao, Ooi Min Fong, Goh Saw Ee, Eng Sheau Ching, Goh Saw Ean, Koh Soek King, Andrew Sheng, Loh Boon Foo, Chuah Swee Huat, Late Koo Choon Moi.

 

社會關懷(本地貧困家庭與個案)

波賴淨宗佛影寺慈善組、眾善團、善友團、福名氏、陳鏇好合家、陳峰文合家、釋見德法師、拿督紀日輝、拿督陳忠富、陳傳傑、蔡文蓉、謝尚橗、李漢仁、黃松奎、鄭素秋、陳慧華、禤素玲、黎瀞繀、李惠杉、林超釧、何月華、梁月香、邱瑞蓮、葉偉明、葉金龍、劉天吉、陸永安、鐘定辰、洪秀珍、洪玉蓮、賴秀蓉、賴秀蓮、黎慶娟、林愛玉、林惠娟、許巧珠、蔡旭新、葉月梅、魏吟珊、楊坤足、陳賽金、林燕仙、黃愛琍、林燕珠、蘇潮盛、馬美玲、孔彩薇、林燕何、楊庥愔、葉玉蓮、黃國友、劉秀珍、劉寶燕、魏美萬、莫景怡、張經謀、林瑞雲、戴佳雯、莫婧寧、龔玉嬌、蕭依釗、無名氏、已故洪如玉、已故林燕漢、已故林燕泉、已故萬新、已故王寶琴、已故林燕暹、已故顏松金、已故顏慧怡、己故陳毓平、已故吳運芬。

Ark Strategy Sdn Bhd, Zenith Consultancy & Services (ZCS) Sdn Bhd, Fordcon Jaya Sdn Bhd, Kua Mee Tian & Family, Leong Family, Tan Kim Thin & Kelly Chuan Yap Kam & Family, Tiew Teck Yein, Eng Sheau Ching, Kueh Meng Ho, Lau Wan Ying, Chua Yeong Wei, Lum Sui, Ho Swee Leng, Low Gee Ka, Lim Hong Hoon.

 


慈心祝福

丹增德壩、蔡文蓉、葉偉明、莫景怡、林瑞雲、何月怡、邱賢眉、蔡喜惠、鄭金貴、祁毓里、吳炳城、蕭依釗、已故陳彩鑾。

Chua Gek Hong, Kuik Jie En, Kuik Jie Yi.


樂捐(沒指定項目者 )

陳峰文合家、阿坦叻沙、黃金蓮、黃澤恩、鄭金妹、葉建英、阮紅棠、林建達、林澤楷、林澤薪、林志展、林素花、姚建明、姚文康、姚文奕、林超釧、何月華、歐健新、葉偉明、梁文遠、黃寶雲、戴瑞香、謝韻笑、蕭依釗。

Global- Technology Distribution Sdn Bhd, Lim Bee Eng, Khan Pei Leng, Goh Pey Hoong, Chow Kok Yew, Beh Hooi Keang, Tay Eek Fong, Tee Hooi Har, Teo Sai Lee, Tan Lian Siew, Tay Eek Ling, Foo Ai Ting, Chua Ah Lay, Tay Eek Poei, Lim Soo Looi, Ooi Soon Por, Ooi Xi Xuan, Ooi Xi Yang, Ooi Xi Quan, Tan Siew Peng, Cheng Kon Fong, Chuah Swee Huat, Irene Chee Ai Lin, Goh Peng Siang, Ng Sze Yuan, Lim Grewen, Lim Chee Hong, Lim Keng Guan, Lim Oswen, Bon Li Kim, Lim Bee Hong, Late Father Mok Ah Kam.

(以上是1/1/22-31/12/22的捐款名單)

 

社會關懷

〈45名「祝福使者」和30名「吉祥義工」到霹靂送暖〉

在天主教德蕾莎楊修女的穿針引線下, 祝福文化基金會於上周末(3月11、12日),跨州到霹靂州的鄉村送暖,捐贈總值約5萬令吉的紅包和物資給215個貧困家庭 。

祝福文化基金會率領45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祝福使者」,以及吉祥義工團的30名義工,分兩天 先後捐贈物資給和豐鎮的200個家庭、怡保舊街的5個獨居老人以及紅坭山新村的10家貧困戶。

在和豐鎮,200名受惠者主要是原住民、印度裔單親媽媽、 園丘勞工和貧困老人。

這次送暖活動的因緣,是楊修女去年調任霹靂州和豐鎮, 與其他5位修女負責管理小鎮上的嘉諾撒幼兒園。

嘉諾撒幼兒園有104名學生,他們大多數是印度裔貧困孩子,少數是華裔孩子 。學生的家長大多是單親媽媽和園丘的勞工。幼兒園每個月向學生收費RM 145, 但許多學生家長都付不起, 他們有的繳100或50令吉, 甚至只繳10令吉的也有……

楊修女說,周邊一帶有兩百個貧困家庭需要援助 。但嘉諾撒幼兒園本身經濟也拮据,只能靠落善心人士的捐款購買物資援助當中的最貧困的26戶, 每個月提供大約價值RM 100的乾糧給每戶家庭。

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感佩修女們的獻身精神, 決定動員「祝福使者」支援她們 。巴生吉祥義工團聞訊, 也希望可一同前往、參與義舉。

在嘉諾撒幼兒園舉行的簡單捐贈儀式上,楊修女致詞時說:「祝福文化基金會是這些年來第一個訪問嘉諾撒幼兒園的慈善團體。 很多受惠者也是一次來到修道院。

「這是神的安排,是天主賜給了我們這個時刻。在這需要的時刻,上帝來給我們提供生活的基本必需品。讓我們感謝祝福文化基金會蕭依釗的博愛精神。我們祈求上帝保佑她,保佑今天在這裡的全部出席者,保佑他們的家人,保佑所有今天帶著滿滿愛心做出貢獻的人。上帝今天來到了我們身邊。只有上帝知道甚麼對他們是最好的。讓我們帶著感恩的心去體驗這一刻, 並迎向本來的生活。」

祝福文化也捐贈文具、飲料等物資給嘉諾撒幼兒園。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托熱心的朋友,於團員抵步的前一日先用羅里把一百箱的物資運送到修道院去。其時,協助卸貨的瑪莉修女從羅里跳下時意外崴腳。為此, 祝福文化捐了一台輪椅給修道院。

蕭依釗感謝企業家紀日輝和吉祥義工團團長潘來吉各捐獻1萬令吉, 供作給貧困家庭的紅包。

另外她也感謝新生咖啡公司贊助20箱咖啡和巧克力;感謝5senses董事黃佩玲贊助十多箱餅乾和巧克力飲料。

————————

祝福文化霹靂送暖團名單:

陳振花、陳振妹、蔡文蓉、黃世興、禤素玲、陳世雲、徐莉嘉、邱瑞蓮、蕭日紅、葉金龍、高潤生、葉瑞山、陳金鳳、黃招萊、陳慧珊、孔彩芬、鄒翠翠、葉雲飛、陳繼仁、陳漢廷、葉慧瓊、全凱麗、林素瑞、羅翠婷、林澤凱、王光璇、王愛玲、黃秀琴、葉月梅、梅沛容、蕭玉萍、蕭玉娣、陳國川、陳以萱、吳澤穎、陳以娜、鄭素秋、黎瀞繀、朱惠群、何微艷、李玟欣、陳莉莉、蕭依釗、葉偉章、蕭竹筠。

祝福文化使者和部份受惠者合影。

祝福文化義工和部份受惠者合影。 前排右二與右三為蕭依釗及德蕾莎楊修女。

義工們在忙著包裝捐贈品。

協助卸貨的瑪莉修女從羅里跳下時傷了腳踝。

社會關懷

祝福文化組團去霹靂送暖,歡迎參加!

深受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尊敬的楊修女去年調任霹靂州和豐鎮, 負責管理小鎮上的嘉諾撒幼兒園。

嘉諾撒幼兒園有104名學生,他們大多數是印度裔貧困孩子,少數是華裔孩子 。學生的家長大多是單親媽媽和勞工。

楊修女告訴蕭依釗,嘉諾撒幼兒園每個月向學生收費RM 145, 但許多學生家長付不起, 他們有的繳100或50令吉, 甚至只繳10令吉的也有……

楊修女說,周邊一帶有兩百個貧困家庭需要援助 。但嘉諾撒幼兒園本身經濟也不寬裕,只能援助當中最貧困的26 戶人家, 每個月提供大約價值RM 100的乾糧給每戶家庭。

「我也是靠著善心人的捐款,積少成多, 才有錢買糧食給這些貧困家庭 。」

她感嘆說:「天主教會八十年代創辦幼兒園的時候 ,幾位修女仍然年輕,現在修女們都已經六十多歲了, 精力衰退……」

蕭依釗感佩修女們的獻身精神, 毅然決定支援她們 。

除了和豐,霹靂州的紅坭山華人新村也有一些貧困戶需要援助 。

祝福文化於是決定組織祝福使者們到和豐小鎮和紅坭山新村送暖。

「祝福文化霹靂送暖」活動

日期:  3月11日(六)~ 12日(日)

集合時間和地點(可選其一):

  1. 吉隆坡Wisma Mirama:3月11日9:30am

  2. 怡保 : 3月11日12pm(地點稍後通知)

散會時間:

  1. 怡保:約2pm

  2. 吉隆坡:約4:30pm

團費:【包含巴士、酒店(雙人同房)、3月11日午、晚餐、3月12日早餐(午餐將安排在茶餐室自行處理)、捐贈物資。】

  1. 吉隆坡出發:RM 500

  2. 怡保出發(住宿酒店):RM 450

  3. 怡保出發(不住宿酒店):RM 350

團費請匯至: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HB 21247900057559

有意參加者, 請按此鏈接報名。

報名電話:016 678 5022(whatsapp),請提供中英文姓名、匯款收據, 並說明選擇的集合地點。

報名截止日期:2023-2-28(滿額即提前截止。)

社會關懷

〈聖誕節前,送巧克力和餅乾給孤兒、長者們〉 ——祝福文化 第十二次送暖「生命的起點」孤兒、老人院

/ 義工小樂

聖誕跫音近,祝福文化義工們想起巴生的一群信仰基督教的孤兒、長者和病患, 希望在佳節來臨之際給他們送暖。

祝福文化主席蕭依釗和兩位義工翠群、瀞繀送了5箱餅乾、 1箱巧克力、2箱咖哩粉等印度香料、2箱濕紙巾和一箱面巾到巴生「生命的起點」福利會。

「生命的起點」創辦人史提芬牧師從一家老人院開始,己擴展至如今的三家孤兒院、三家老人院、一家愛滋患者收容所以及一家在家教育中心(讓無法上學的孩子學習)。由於收容了近兩百人,單單三餐開銷,就己讓史提芬牧師傷腦筋。

蕭依釗在捐贈行動前夕, 電詢史提芬牧師的助理尤蒙娜:除了小朋友喜愛的巧克力和餅乾, 福利中心還需要什麼 ?

她列出了10種印度族群煮食慣用的香料。 蕭依釗跑了兩家傳統的雜貨店,包括一家印度人開的小雜貨店, 才購齊她單子上的香料。採購過程可說是加深了對印度飲食文化的認識。

結局是: 贈者歡喜送,受者歡喜受。皆大歡喜!

————————————————————
捐款方式:

 

1. 點擊以下鏈接:
https://forms.gle/5fTWFwYg1sbaww7a7
或

 

2. 於匯款單背面寫下
(I)真實英文姓名
(II)身份證號碼
(III)住家地址(以上三項為政府機構所要求的程序)
(IV)電郵(如有)
(V)註明:捐助大學生

 

拍下匯款單正反兩面,以whatsapp 傳送至 016-678 5022

 

祝福文化戶頭資料:
Best Wishes Foundation
RHB Bank 21247900057559
社會關懷

〈那日陽光不烈,但人間有情〉

文:葉偉章

那日陽光不烈,我與小傑、蕭依釗,還有葉氏夫婦約了在P 城的一家素食館見面。除了蕭依釗,其他人我全都不認識,會有今日這樣的一場飯局,其實全因一台摩托車。

2022年11月4日,祝福文化基金會主席蕭依釗發表了一篇文章〈一位貧困大學生的故事〉,內裡提到了剛考上大學的小傑,需要一台摩托車方便外出打工。小傑出生於馬六甲,12歲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印尼籍母親獨自一人撫養他們三兄妹。母親非我國公民,受教育也不多,只能當清潔工、洗碗工…… 薪水微薄,即使三餐不得溫飽,也始終咬緊牙根堅持讓孩子們受教育。在這樣環境底下長大的小傑,可謂看盡人情冷暖,也分外體恤母親的辛勞,STPM以 4科全A的優異成績考入馬來亞大學。

飯局上,小傑與我說:「其實我也曾經歷過叛逆期,但我到現在都還清楚記得母親那難過的表情,我知道母親養育我們很不容易,我實在不想再看到她那樣的表情。」

小傑說,雖然日子過得很辛苦,但母親卻從不抱怨,唯一的一次是她向夫家的親戚求助,親戚回應她:既然沒錢,就別想著讓孩子唸書,讓孩子工作賺錢養家啊!母親回家後憤懣不已;而小傑,就只有難過,為了受委屈的母親。這話沒有絆倒小傑,反而成了激勵他持續前進的動力。

蕭依釗那篇文章掛上祝福文化網站以後,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不一會兒就籌到了1萬9千多元(捐款細目可參考祝福文化官方網站及臉書)。蕉賴摩托車店東梁先生二話不說,把原價4,200馬幣的摩托車以3千令吉售出,並附送頭盔、雨衣和存物箱,還免費辦理割名和路稅牌。

祝福文化把扣除了摩托車等費用的善款餘額,匯入了小傑的銀行戶頭,蕭依釗一再叮嚀要小傑用部份的錢帶媽媽去醫院檢查早前受傷的腰椎。

葉氏夫婦也是看了文章後主動與我們聯繫的,說是想與小傑見一面了解詳情,於是便有了這場飯局。

原來葉式夫婦一直是祝福文化的捐助者,「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觀察,覺得蕭總是值得信賴的。」不止夫婦倆長期資助貧困學生,家裡的三個孩子因從小受熏陶而今也加入了「祝福使者」行列。

飯局上,葉式夫婦表示可以承擔小傑的學費,即便申請到PTPTN(貸學金),或者小傑未來考獲一等榮譽學位可免還學費,這筆錢也無需償還給他們。另外,他們還會每個月給小傑兩百元左右的零花錢。「前提是,不能留級。」葉式夫婦笑著說,「當然,不需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只要可以過關就好了。我們都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得知小傑母親腰椎受傷,他們馬上說如果需要動手術,他們可以協助承擔生活費,請小傑母親不用擔心手停口停的問題。

蕭依釗後來與我說,另一位祝福使者韓福友也表示願意每個月支助小傑兩百元,讓他可以安心求學。但蕭依釗告訴她, 已有人幫助小傑了, 她的錢可以留待捐助別人。

那日陽光不烈,我卻始終覺得暖暖的,果然社會還是需要多一些正能量呀。

Page 6 of 16« First...«5678»10...Last »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最新文章

  • 〈祝福文化基金會,訪吉粦原住民村送暖〉
  • 【2025祝福文化西安探訪團】之 興教寺 · 百塔寺
  • 12月祝福文化日惹探訪團額滿 謹向後來者致歉!
  • 〈捐緬甸物資堆積如山感動牧師「 大馬華人充滿愛心」〉
  • 【2025祝福文化西安探訪團】之 大慈恩寺·大興善寺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