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福利中心儘管面對困難,但他們不像一些福利機構在網上張貼突顯智障或體障老人、小孩的照片,利用他們的可憐相博取大眾的同情心, 也沒有讓某些眾籌平台以抽取高率傭金的方式去替他們籌款……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讚賞這兩家福利中心管理人的腳踏實地的作風,約了吉祥義工團團長潘來吉和義工符秋菊去送暖。
除了手上存有的浴巾和5 senses 董事黃碧玲捐的5箱巧克力餅, 蕭依釗還去採購了菜埔、榨菜、橄欖菜、大蔥、蒜頭、馬鈴薯。 因為她覺得,老人和小孩若沒胃口,可以用這些小菜配粥吃。
潘來吉煮了鹵肉和鹵蛋、炒蔬菜,還做了包子;符秋菊則準備了木瓜。
右起為溫馨之家林巧慧院長和兩位老人接領食物。
左起為義工符秋菊、Sky 和潘來吉。
奶奶萬分雀躍地分派巧克力餅。
*溫馨之家
溫馨老人之家的林巧慧院長一看到菜埔、榨菜、橄欖菜和大蔥,眼睛都亮了。“蕭總真懂得我們需要什麼。菜埔、榨菜、橄欖菜是老人愛吃的。大蔥很有營養,易消化,我常炒大蔥給老人吃……但行管令期間,很難買到大蔥。”
老人歸真返璞,有時像小孩般饞嘴。一位奶奶見到巧克力餅盒, 就雀躍萬分,迫不及待地立即打開鐵盒,然後分派給每個老人。林院長微笑著任由他們吃。
“有人勸我不要讓老人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但我覺得,他們還能吃多少?所以他們愛吃什麼,我都縱容他們,只要不要過量,吃壞肚子。”
溫馨之家有20位老人,林巧慧寵愛每位老人,老人們也非常愛戴她。這家福利中心充滿溫馨氣氛, 是名符其實的溫馨之家。
*大慈講堂兒童之家
大慈講堂是怡保報恩寺前任方丈空禪法師所創辦。
它漸為雪隆一帶的華人所知 ,是由於有“愛心歌后”美譽的鄧雪萍多次為之義演籌款。
祝福文化義務執行長蕭依釗和義工們送食物去大慈講堂時,鄧雪萍也在,孩子們都喜歡親近她,叫她嫲嫲。
這裡有15名孩子,年齡3~15歲。孩子們都十分乖巧。那時剛好接近晚餐時間,孩子們按照慣例坐在佛前誦經。大悲咒、心經……孩子們倒背如流,誦了半小時, 完全不用大人指引, 也沒看經文。
行管令期間,兒童之家無法提供足夠的電腦或手機給孩子們上網上課。為免孩子們無所事事,義工們就教孩子們誦讀佛經。
鄧雪萍盛讚四位青年義工為孩子們的無私付出。他們是Vivian劉慧敏、Annis胡儷雯、林廷彬和黃建通。“他們幾位幾乎天天都到兒童之家來照顧孩子,對孩子們很有耐心。阿彬能讓本性好動的孩子們安靜地坐下來誦經,這過程需要付出多少心血!”
當許多年輕人沉迷於滑手機、電腦遊戲或忙於打拼賺錢的時候;這幾位年輕人,卻活出了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