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wishes 祝福文化 -
  • 首頁
  • 助學計劃
  • 原住民孩子
    • 護苗使者
      • 簡介
      • 護苗使者名單
      • 914勞勿探訪團
      • 824文冬探訪團
  • 專欄
    • 感悟心
    • 情自在
    • 常關懷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 新書出版
  • 簡介
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西安之行〉

/黄舒彦

平常的晚餐时间,我们却在机场候着登机,日子因打破了规律而显得有些不一样。起飞时间也是平常睡觉的时间,我坐在不算宽松的位置,用衣服盖着脸,强迫自己进入睡眠状态。我想可能是害怕起飞时的不适,或只是懒得与人交谈。话虽如此,因为气流而导致的颠簸也把我吓得够呛,几乎把所有能想的人都想了一遍,直至着陆后才把心脏放回原处。

西安的昼夜温差大,早上的阳光温暖,偶尔伴有凉风,入夜时会变得寒冷干燥。不确定是否天气的缘故,皮肤变得特别干燥,伴有脱皮现象,鼻腔少量出血。想象寒冷的夜,吃一个热腾腾的烧烤会是很棒的体验。于是跟着伙伴们吃了三天的烧烤,结果喜提了一颗硕大的痱滋,让我有点不知所措。

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护国兴教寺。一进寺院大门,一只谈不上好看并有些脏兮兮的猫慵懒地躺着。我坐在猫的不远处,瞄到它打量的目光,鄙夷又像纾尊降贵似朝我靠近,紧贴我的大腿躺着。我能感受到它炙热的皮肤慢慢地融化我的心。我不确定是什么让它放心地靠过来,这份靠近触动了我心底柔软的部分。我坐在寺庙的石砖地上,感受徐徐凉风吹过,不禁地想着是否只要像猫儿踏出了那一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会稍短些?想着想着猫跳上了我的大腿,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重新躺下。我不确定是因为寺里那个爱粘着我的猫或是地理环境的缘故,坐在石砖地上,什么也不做也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我和猫儿有一个短暂的相遇,分别时,它张开爪钩着我的长裤,我轻轻地拍着它的后背说拜拜,我知道我们不会再见了。

伤感好像就在那一瞬间冒了出来,不是为了离别,而是这短暂的缘分。我估计就像我一直以为有办法找到下一个更好的冰箱贴一样,错过后总觉得第一个的才是最贴合自己的心意,然后再也找不到了。就好像这一次,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打破七小时的聊天记录。有一些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人,美好的景,美好的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西安之行因为一些状况,更改了原定行程。我估计失落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也许也是有趣的部分。我总想掌控自己的人生,跟着规划的路线,尽可能有效率地去实践,却也忽略了这一段旅程里,不止是我一个人在走着的。车子可能在路上坏了,在达到目的地前可能有人改变主意想先离开,仰或是走错路要折返。这些变化,我理解为宇宙的馈赠,可能不如人意但体会了许多复杂的情绪。

返程时夜色如墨,抵步时已艳阳高挂。相较于之前的不舍,这一次显得从容了许多,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已经好好地享受了当下。

PS: 每一个此时此刻,都是奇妙的体验。

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祝福文化西安行的感想,随笔〉

/ 蔡文蓉

跟随萧总助学近二十年,这一次的西安行,我感触好深!

不是因为景点或道场,又或法师的开示很特别,而是许多团员没有因为行动不便而不来参加,这点令我特别敬佩。

团员陈传杰先生的太太也告诉我,这一次虽然她的脚有些疼,不过她还是“硬硬”要来,唯一的原因就是见见我们这些老朋友。昨天陈太太还告诉我“文蓉,我们下一次见面不知是什么时候了……”也说很多年她不跟随陈先生出门的了。我听了眼泪都快流下来,就告诉她十二月可以的话我们都去印尼吧,也交代陈太太有下来雪隆区一定要通知我们,我们一起出来聚聚,她说好的,真的要这样才能更常见面。当然,我们也可以考虑再去沙巴仙本那找陈先生和陈太太。

记得刘利水夫人的妹妹(这一次她和女儿没参加),之前连续参加了几次(2022 尼泊尔、2023斯里兰卡、2024印度团)。她说虽然她行动不便,但是她敢参加祝福文化的团,因为有很多人会照顾她,所以她很放心。和我们一起出游,她是很开心的。我完全相信她的话是真心的。

所以,从西安回来,在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就是李太太、李太太的哥哥张先生、李先生的妹妹杨太太、古晋佘先生、刘先生刘太太、辉兰姐、陈传杰先生夫妇(陈先生膝盖也有问题)、还有郑金妹大姐、校长、斗湖锺先生,新山的郑大哥、萧大哥等等。当然还有第一次参加的邱森泉夫妇、和生着病的颖芷还有蕙妏。相信提早回国的蕙妏应该有适合她服用的药物了,不然她怎么能那么快的就写那么长的“感谢文”让伟章读给我们听呢?祝福蕙妏早日康复,下一次再参加我们的活动。

其实整个西安团,我只记得法师说的:“宗教是个人的,善良却是每一个人。”看到我们的团有那么多老年人时,法师也说我们要活在当下,应是指我们要珍惜一起相聚的机会。

对于宗教和历史我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的(要记住的话对我来说太压力了),我能做得自然和没有压力的,就是珍惜每一个能和大家一起相聚的机会。我相信大家也是一样的,其实大家都是很美的风景线,都是很有趣的人(除了我吧)。我真的很开心能认识大家,就如萧大哥时常说的 :祝福文化的朋友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朋友。让我们跟随萧总,且行且珍惜。

——————————

我又再想起蕙妏长长的感谢文了。

行程第三天看到惠群走路时拿着一支登山杖借力,问了才知道原来扭伤脚踝了,也说什么药她都有了,不需要再给她。还有我自己也因为那晚胃涨风,所以决定不去逛永兴坊了。回酒店房间时,在电梯里面遇见李婷婷母女,她知道我胃涨风就问我要风沙丸吗? 还说对涨风很有效的!

所以我的结论是:原来祝福文化使者团队是一间流动Pharmacy 来的!

——————————

西安行对我来说最好吃的食物是蒸米饭,以及前往机场前的晚餐,那道有点酸酸的汤面(只吃面不喝汤)。印象深刻。当然各种青菜都特别好吃,都是嫩嫩脆脆的。

而酒店早餐我最喜欢燕麦粥和面包布丁。只可惜不是每天都有燕麦粥。

——————————

刚刚看回Bus A 和Bus B 的团员名单,在整个西安行,我几乎和所有人都有交流的机会(是很自然就对上话的那种),现在看到名字就能想起是谁了。没有机会说上话的只有Bus A 的苏家姐妹和她们的四位朋友,只记得其中一位苏家姐妹在巴士上拿零食请大家尝尝而已。而Bus B 的就只有来自古晋帮的佘太太。古晋帮8人中,有7人我们一起出游很多次了,也都说着对我来说很亲切的潮州话,我们都很熟了,也曾受邀过去古晋游玩,获得古晋李先生夫妇、杨先生夫妇、张先生和佘先生的热情招待,3天2夜玩得尽兴,还去爬暗摸摸的山洞,美食吃到吃不下了还硬硬吃,因为实在太好吃了。我是第一次和佘太太一起出游,希望下一次我们一起出游时有机会交流。

我很开心有机会认识好多位新祝福使者,感觉大家都很亲切,也很活泼和好玩,笑声不断。也发现有不少是我的同乡:麻坡人。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也希望我们很快的又能再相聚。

(摄影:徐莉嘉)

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75位祝福使者圓滿西安禮佛之旅》

祝福文化西安探訪團己於4月19日早晨回返吉隆坡,圓滿9天的西安禮佛之旅。

探訪團的行程包括參訪五大佛教祖庭——淨土宗祖庭香積寺、密宗祖庭大興善寺、三論宗祖庭草堂寺、法相宗(又稱唯識宗、慈恩宗)兩大祖庭大慈恩寺和興教寺。

由於團員們非常敬仰對佛教傳播作出巨大貢獻的唐代高僧玄奘法師,他們自動自發的在興教寺的玄奘法師舍利墓塔前頂禮跪拜,並繞塔三匝。興教寺又稱「大唐護國興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 除了玄奘法師的長眠之地,後其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也歸靈於此,陪伴在玄奘靈塔左右。

祝福文化團也參訪了其他著名的古寺──廣仁寺、海蓮寺及彌陀寺。1705年由康熙皇帝自己出資創建的廣仁寺為中國唯一藏傳綠度母主道場。海蓮寺,原名“海神洞”,亦稱“海蓮洞”,始建於秦二世胡亥時(西元207-209)。探訪團獲得海蓮寺住持寬航法師和彌陀寺住持果宣法師的熱情款待,體驗在寺院齋堂用齋。寬航法師非常重視祝福文化團的參訪,邀請探訪團在海蓮寺種植兩棵紅梅樹以資紀念。

祝福使者們此行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 即與行腳人間的佛教文學作家心拓法師結善緣,聆聽他敘述的精彩故事 。

9天的禮佛之旅,不僅讓祝福使者們充滿法喜,也對中國佛教增進了認識。

————————–
《祝福西安探訪團員名單》

1 余蕙妏 39 刘晓欣
2 张瑞云 40 萧竹筠
3 蔡文芳 41 萧依钊
4 黄国维 42 葉偉章
5 马美玲 43 陈传杰
6 陳莉莉 44 李婷婷
7 符传杰 45 鄭明福
8 陈润莲 46 吳雅娟
9 张贻铭 47 徐玉美
10 张奕杰 48 黄世兴
11 颜亞珠 49 蔡文蓉
12 赵国耀 50 朱惠群
13 林美虹 51 邱瑞莲
14 陈慧菁 52 徐莉嘉
15 吴幼珠 53 郑玉美
16 张丽仙 54 鄭素秋
17 郑光琰 55 萧日红
18 陈瑞娇 56 黄舒彦
19 賴元娇 57 萧竹彬
20 吕维娜 58 叶金龙
21 张舜智 59 佐藤紀聖
22 刘天吉 60 李漢仁
23 姚秀莲 61 張淑芳
24 邱森泉 62 杨坤足
25 張彩賢 63 李雪清
26 王辉兰 64 高润生
27 杜朝木 65 黄松奎
28 蘇玉明 66 佘克聪
29 苏意真 67 叶月梅
30 丘保福 68 陈玲
31 杜慧苹 69 邹翠翠
32 陳玉蘭 70 叶云飞
33 郑金妹 71 张健福
34 佘秀音 72 吴善欣
35 陳世云 73 黄南琴
36 鍾幹庭 74 林颖芷
37 刘利水 75 黎軍美
38 翁金娥

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祝福文化西安行感想〉

/ 杜慧蘋

(一) 草堂寺,慈恩寺,兴教寺。

去年整理了一份”中国佛教经典翻译”的资料。对鳩摩罗什大师的生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知,也找了好多玄奘大师的资料(玄奘之路,跟着玄奘大师去取经讲座)。那时就想有机会一定要去跟两位大师像深深的鞠躬。感恩大师们的翻译,让弟子们有机会轻松的读/学习佛教经典。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所谓人有善念,天必从之。

兴教寺除了玄奘塔,两侧还有窥基(慈恩)塔和圆测(西明)塔。每个月上的网课 ,《弥勒上生经》就是引用窥基大师所作的注疏。

(二) 重阳宫,活死人墓

《道德经》也不是每一篇晦涩难懂。我时常提醒自己,就算不容易懂,当个幼稚园生也好过完全不懂。找资料时猜想或许有机会跟老子像鞠躬。可惜重阳宫没有老子的雕像。(虽然全真教以 《道德经》、《孝经》等为必修经典。)

重阳宫有好多碑。这些碑让全真教的历史完整保存了下来。活死人墓就只一块碑,遊客们都为了楊过和姑姑而来。我把拓碑的十劝文留在酒店,简单的断捨离。

从小对道教的认知只停留在符箓、炼丹及逝世的祭拜仪式。这次西安行才了解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教与正一教,以及两者间的不同。

(三) 大兴善寺

来到大兴善寺时我已经开始 “寺院疲劳”了。分不清佛教的八大宗派,也听不进什么、什么了。

其实出发前一个星期我和先生依据 《云水印跡》走了一整天吉隆坡的寺院都不疲劳。比较之下我们的寺院都很简单。这几天参观的寺院範围都很大,有几栋建筑物、多个殿、好几个塔……

只知道这是跟我将来要去走四国遍路的空海大师有关的寺院。

找啊找,都找不到任何有关空海大师的代表物。只好拍啊拍,等那天精神好再依据照片找找蛛丝马迹。我心里暗笑,我开始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了。

(四) 广仁寺(喇嘛寺)

广仁寺不在行程表内。是喇嘛教寺院。以蒙古族文化符号为装饰。也是陕西地区唯一的一座藏传格鲁派寺院。

去西藏怕有高山症,就在这慰藉一下心中的向往。可惜逗留的时间比较短。

(五) 其他寺院

海莲寺: 植红梅树。由传统信仰(海神)转型为佛教寺院。团友唱 《希望之光》。

香枳寺: 团友在这算命。

百塔寺: 千年銀杏树。爬山,终南山山脚。休息。

乾县弥陀寺: 曾经有孤儿学校,农禅並重的寺院。法师送了五大片锅盔和超大粒的苹果。

(六) 法师们

这次共有三位法师开示 。不知是否国情不同,还是我多心了,总觉得很有距离。

有位法师谈到他曾带禅宗祖庭巡礼团。我今年开始学习《六祖坛经》,哪天我也有机会走一趟禅宗祖庭?

(七) 兵马俑

从小就对楊贵妃和秦始皇不陌生。在酒店还读了几遍白居易的 《长恨歌》。

对自己不去看兵马俑的决定是后悔了。还好这是常观景点,将来要去也方便安排。

(八) 大唐女皇,南门城墙

出发前几天美国宣佈关税最新政策。

观赏<<大唐女皇>>,走南门城墙,过去的唐朝很辉煌,现在,未来也不差。国与国,人与人相处是门智慧。太高调被嫉妒;太低调/善良也不行,人都是欺善怕恶。国与国靠博弈。人与人除了靠智慧与忍让,或许有时靠唸经回向也是方法之一。

(九) 曲江南湖(柳絮),长安公园(油菜花),酒店周围的公园(自由活动)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柳絮有”四月飞雪”的美称,有幸遇到。也体验了何谓油菜花田,虽然不是最美的时刻。

酒店后面有好多栋公寓。四周有很大的公园和湖。很好的规划,让居民有休闲和运动的地方。

(十) 书法的介绍

看到多数的年轻团友都会握毛笔写书法,让我想起两年前孩子对我说:”妈咪,我不介意因为华文科让我无法拿全A。” 。那时我心疼孩子的懂事,也欣慰自己的教育成果。孩子很小时我就费尽心思让他们可以不认识林玉莲,却不可以不认识林连玉。我不站在前线,但希望微小的支持让薪火相传。

感恩站在前线的先贤们,因对华教的维护让我们有机会学华文。不然这次的西安行,除了看砖块就是吃喝了,没有内涵。向先贤们深深的鞠躬。

(十一) 总结

整个西安行,最美的画面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顺顺利利出门(路上淹水,飞行气流),平平安安回家就是一趟美好之旅。

(攝影:徐莉嘉)

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24祝福文化印度慈善朝聖團】 之 〈相聚別離與印象記〉

作者:葉偉章

前言:2024年10月22日,51名祝福使者在蕭依釗的帶領下,踏上了印度慈善朝聖之旅。行程由駐佛光山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協助規劃與安排。10月30日,活動圓滿結束。

——————————

印度之於我,混亂。無論是人,或事,或街道,乃至空氣裡流竄的味道,都是。

行程第二天,我們離開特蕾莎修女之家,前往加爾各答禪淨中心時,突如其來的豪雨傾盆而下。妙如法師安排了三部轎車,一批批地接送我們。我是最後一批上轎車的,彼時雨已近尾聲。短短路程裡,路是窄的,人是多的,街邊不少垃圾。我為著看得真切些,搖下了車窗,結果異味闖進了車裡來。前方因驟雨而積水,足有淹至小腿的深度,看著涉水而過的印度人,反觀坐在車裡吹著空調的我們,車裡車外,頓時成了兩個世界。

在印度,去到每個景點,都會看到當地人在乞討,不是一個兩個,而是許多許多。我在牧羊女村的紀念塔園裡,看見一個男人,坐在椅子上監督著一個婦女打掃。我心裡暗忖,這就是印度多年來階級分明的現象麼?

這趟印度行程的其中一大收穫,自是可以與團員們相聚。大部份團員都是相識十多、二十年的,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每次的見面都猶如舊友相見,備感熱絡,而其中尤以我們的「廢廢組合」為最。(這名字是莉莉取的。)我們晚上聊,在巴士裡聊,在景點也聊,細數,最高紀錄是不間斷地聊了七個小時。有一回,有位團員忍不住問我們:「你們怎麼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平常也是這樣的麼?」我們異口同聲回他:「平常我們沒見面,幾乎都只在祝福文化的團相聚而已。」

行程第八天,午餐後我們離開毘舍離,前往35公里以外的帕特納(Patna),乘內陸機到加爾各答,再轉機回馬。當時,我們在巴士裡也是大聊特聊,毫不察覺災難正在前方等著我們。

是的,災難,一如西天取經的唐僧師徒,本以為功德圓滿卻原來在回程路上尚有一難在前方候著。

從毘舍離到帕特納預計是兩小時車程,但時逢屠妖節前夕,馬路因施工擴建而缩得更窄了,路上原就車多,司機又多不守規矩,我們竟然耗了5個半小時才抵達機場。當時已是7時了,班機原定7時半起飛,早已錯過了辦登機證的時間。還好妙如法師在巴士上已與航空公司聯繫好,我們一下巴士就七手八腳地卸行李,堆到行李托運櫃檯,兩三名團員分發航空公司已備好的登機證。過程中我們甚至還來不及確認自己的行李,也沒有任何行李托運條,而萬一行李遺失的話……

我們在兵荒馬亂的半小時中過安檢,上機,班機7時32分起飛。(呼,有驚無險。)抵達加爾各答後,我們確認了行李也齊全,這才安下了心,也才有時間在機場用晚膳。

飛回吉隆坡的班機是凌晨1時05分。我一上機就倒頭昏睡了。朦朧間醒來,飛機仍在雲層裡穿梭,天已朦亮。我突然意識到,這趟行程,真的結束了。

(原文刊載於2025.03.02《光明日報》副刊。)

——————————

圖說:

001:團員杜慧萍所做的行前筆記,鉅細靡遺。

002、003:在加爾各答路上看見的神龕。

004、005:前往禪淨中心的路上因驟雨而積水,足有淹至小腿的深度,街邊可見不少垃圾。

006:鹿野苑初轉法輪地,從圍牆外伸進了很多張手。

007:牧羊女村紀念塔園內,男子坐看婦女打掃。

008:廢廢組合

009:天朦亮,行程結束。

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24祝福文化印度慈善朝聖團】 之 〈靈鷲山與那爛陀遺跡〉

作者:葉偉章
攝影:徐莉嘉

前言:2024年10月22日,51名祝福使者在蕭依釗的帶領下,踏上了印度慈善朝聖之旅。行程由駐佛光山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協助規劃與安排。10月30日,活動圓滿結束。

——————————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佛告無盡意菩薩……」《妙法蓮華經》是大乘佛教要典之一,其中的第二十五品〈普門品〉,更是觀音信仰的基礎。

而當年,佛陀宣講《妙法蓮華經》之處,即是王舍城靈鷲山。此山名靈鷲,乃因山上石頭形似鷲鳥。

行程第七天,我們花了約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前往靈鷲山。上山的路很平坦,層層石階,但由於山勢頗高,走到說法台時已是汗流浹背。山腳沿途會看見賣飲料的攤販、坐在路旁乞討的當地人、樹林裡的灰葉猴、抬著遊客上山的轎夫,以及一路尾隨替你搧風的賣唸珠的小販。途經兩處洞穴,分別是阿難與舍利弗修行之處。

這靈鷲山呀,山勢還真峻峭,峰頂挺拔而立,傲視群山;那說法台,小小一方居於其中,我們一團人就把它站滿了,實在難以想像佛經上所說的:「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的浩瀚場面。

然則我這麼說,絕無輕蔑或不敬之意,更不會因此而質疑佛經(即便是質疑也無妨,藏傳佛教相信真理越辯越明,喇嘛的學習裡甚至設有辯經環節)。我從不敢以自己有限的智商,去度量佛法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我一直認為佛經貴在其中的哲理,而非還原歷史真相。

那爛陀大學遺跡距離靈鷲山不遠,約莫14公里,車程也就半小時左右。《西遊記》裡唐三藏前往取經的西天,原型正是此處。據知,那是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與學術中心,曾有多達九百萬卷的藏書。12世紀,因突厥穆斯林的入侵而慘遭摧毀,出家眾多逃到山區或還俗。伊斯蘭王朝過後,印度教勢力復興,僧眾因多在山區,致使印度的佛教沒落。19世紀中葉,那爛陀遺跡被陸續挖掘,今時今日觸目所及雖只是紅磚颓牆,但依然可從方城的結構中感知其規模的宏大。

值得一提的是,那爛陀是佛陀弟子智慧第一舍利弗的故鄉,此處建有一塔以紀念這位尊者。

那一個下午,我們坐了約三個半小時的車子,前往距離那爛陀106公里的毘舍離(Vaishali)。次日,晨起,前往朝禮阿難塔。阿難尊者被逾為多聞第一,記憶力驚人,佛陀入滅後與大迦葉等阿羅漢於七葉窟首次結集經典,所以才有了後來佛法的流通。據妙如法師所說,七葉窟其實就在附近不遠處,但外觀也就是一平常石窟。

阿難塔的另一層意義,是紀念爭取到比丘尼僧團的成立。阿難塔後方豎有阿育王石柱,一隻石獅蹲踞其上,周邊許多大大小小的塔,據知是圓寂高僧的墓塔或弟子建造的紀念塔。妙如法師帶著我們繞塔三匝、誦念佛號,然後供燈。

阿難塔,是這趟行程的最後一個聖地。

(原文刊載於2025.02.16《光明日報》副刊。)

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24祝福文化印度慈善朝聖團】 之 〈印度佛學院與大覺寺〉

作者:葉偉章
攝影:徐莉嘉

前言:2024年10月22日,51名祝福使者在蕭依釗的帶領下,踏上了印度慈善朝聖之旅。行程由駐佛光山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協助規劃與安排。10月30日,活動圓滿結束。

——————————

印度慈善朝聖行程走了約三分之二,我覺得有必要就時間線稍微重新整理一下。

行程的第一日,10月22日,我們在傍晚時分於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集合,乘搭晚上10:35的班機前往加爾各答。航程約4小時,但因著兩個半小時的時差,抵達加爾各答時當地時間雖是午夜12時半,但其實已是馬來西亞的深夜3時了。2千7百公里,為著一場與自己的相遇,以及與歷史的對話。

行程第二日,我們早餐後前往參觀特蕾莎修女之家,灰藍建築裡有她生前作息的房間、離世後安身的墓碑,以及後人為紀念她而設的小型展覽館。其後我們前往加爾各答禪淨中心,「慈悲之家」的達瑪迪魯尊者(Bhante Dhamma Dhiroo)帶了四名學生從大吉嶺前來與我們會合,蕭依釗把捐給慈悲之家的物資與善款交了給他們。午餐後,前往特蕾莎修女所創辦的弱智中心與殘障中心,同時也捐贈了他們所需的物資。下午時分,回到禪淨中心,捐贈紅包、禮品予禪淨中心的學生及100名加爾各答貧民窟的孩童。晚餐前是我們團員的交流時間。這一天的主要行程是助學。

行程第三日,我們乘內陸航班飛往瓦拉納西,參觀鹿野苑考古博物館(Sarnath Museum)和鹿野苑遺址(佛陀初轉法輪地)。晚上乘坐驚心動魄的嘟嘟車,夜遊恒河。

行程第四日,天未亮,我們再遊恒河,看日出,放水燈。然後我們離開了瓦拉納西,乘了6小時的旅巴前往菩提迦耶。因衛生考量,我們不敢在途中的餐館用膳,只在休息站裡吃泡麵果腹。必須一提的是,這些泡麵都是蕭依釗在馬來西亞張羅購買,帶到印度後再分給大家的。印度的泡麵口味都偏辣,她擔心有團員吃不了,也擔心疲累的腸胃受不了,所以決定千里迢迢帶著泡麵飄洋過海,可謂煞費苦心。

行程第五日,菩提迦耶,我們前往朝禮佛陀苦修處(苦行林,又稱龍洞)。午餐後即是這趟行程的重頭戲了,朝禮佛陀成道地——正覺大塔(摩訶菩提寺)。離開正覺大塔後,我們參訪佛光山印度佛學院。

佛光山印度佛學院環境整潔,但事實上學院1999年創辦之初並沒有固定居所,需四處遷徙,日子極其艱難。順道一提,妙如法師正是當年受星雲大師所囑,前來印度解決土地問題的,因此2007年佛光山印度佛學院才得以在菩提迦耶動土興建。

行程第六日,我們前往牧羊女紀念村,參訪中華大覺寺,下午再到正覺大塔直至傍晚供燈後離開。

說到中華大覺寺,正覺大塔不遠處,有20世紀初以來中國、日本、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二十多國建蓋的佛寺。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無法一一參訪,只能前往漢傳的中華大覺寺。寺院外觀是典型的中式建築風格,寺內簡單的供奉著橫三世佛。

這是前六日的行程;朝聖之旅,仍在進行中。

(原文刊載於2025.02.02《光明日報》副刊。)

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24祝福文化印度慈善朝聖團】 之 〈佛陀成道地正覺大塔〉

作者:葉偉章
攝影:徐莉嘉

前言:2024年10月22日,51名祝福使者在蕭依釗的帶領下,踏上了印度慈善朝聖之旅。行程由駐佛光山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協助規劃與安排。10月30日,活動圓滿結束。

——————————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來到這棵樹前。

那不是一棵巍峨的樹,僅活了140餘年,卻承載了逾2,500年的歷史重量。樹在摩訶菩提寺的後方,被厚實的欄杆圍牆護衛著,我僅能透過欄杆的間隔窺看樹身,以及從圍牆上延伸長出的枝葉,拼湊出這棵菩提樹的完整形象。

菩提樹下的金剛座,即是當年悉達多太子结跏趺坐悟道成佛之處。然而,此樹其實非彼樹,十二世紀突厥穆斯林入侵印度,當時的摩訶菩提寺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原樹也在那時即已枝殘葉落。所幸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的女兒僧伽蜜多曾帶著原樹的枝條至斯里蘭卡栽種,因此有了第二代的聖菩提樹。(2023年9月,祝福文化曾組團到斯里蘭卡助學,並前往古都阿努拉德普勒朝禮聖樹。)

據悉,當年佛教在印度逐漸衰竭,印度教勢力的重新崛起,以及突厥穆斯林的入侵和破壞,都讓摩訶菩提寺處在備受威脅之境,有信徒為了保護寺院,用沙把寺院掩埋在土裡,塑成沙丘狀。然而,具體的情況不得而知,相關文獻與記載極為有限。(也有一說,是因洪水而埋於土中。)1880年代,英國考古學家協助重建摩訶菩提寺,並從斯里蘭卡的聖菩提樹接枝栽種於菩提迦耶的佛陀成道處,因而有了這第三代的聖菩提樹。

我隨著眾人排隊,把頭抵在聖菩提樹前的欄杆、反掌,意為叩首膜拜。爾後我們進入了摩訶菩提寺供花。正覺大塔外觀極高,但寺內卻極為狹窄。人多,寺小,我們一行進、一行出,外面排了好長的隊伍。據說,寺內的佛陀金身是依據其身高而打造的。
彼時,微雨,而我渾然未覺,後來SY 與我說,我的背包都濕透了,這段記憶卻憑空消失似的杳無踪跡。我的畫面裡,盡是那面圍牆,以及牆內那棵古老的聖菩提樹。

(我從未想過,自己會來到這棵樹前。)

於是次日,我們再來。這回我們自由行動,有者參觀,有者靜坐,也有並不入內在外面商店街購物的。而我,選擇在園內循著七周聖地走了一遍。

(佛陀悟道後曾在聖菩提樹附近七個定點各停留一周,是為七周聖地。第一周:聖菩提樹下禪坐;第二周:聖菩提樹前深深凝視,感念遮蔭擋雨之恩;第三周,聖菩提樹以北經行七天,步步生蓮;第四周:思維甚深法意,身放五色光;第五周:榕樹下與婆羅門辯論,佛陀主張人人平等、出生不分貴賤;第六周:聖菩提樹以南一池畔禪坐,遇風雨,龍王以身擋雨;第七周:剌伽特纳樹下禪坐,兩緬甸商人供以米糕、蜂蜜,成了最早皈依佛陀的俗家弟子,兩人獲佛陀頭髮數根,髮舍利今供奉於緬甸大金塔。)

正覺大塔的朝聖行程以供燈結束,聲聲悠揚的佛號唱誦,至今或許仍在某處盤旋著。離開時天色頗暗,踏出小門後我回眸一看,此時身後一片火樹銀花,正覺大塔居於其中像換了件袈裟的佛像般,對著我垂目微笑。

(原文刊載於2025.01.19《光明日報》副刊。)

助學計劃•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2024祝福文化印度慈善朝聖團 之 印度恒河的日與夜

作者:葉偉章
攝影:徐莉嘉

前言:2024年10月22日,51名祝福使者在蕭依釗的帶領下,踏上了印度慈善朝聖之旅。行程由駐佛光山禪淨中心住持妙如法師協助規劃與安排。10月30日,活動圓滿結束。

——————————

大抵這世界上沒有一條河流,會像恒河那樣承載著人類那麼多的重量,新生與死亡,希望與空無,輪迴與安息,神聖與黑暗。

夜裡的恒河,很安靜。船上有風,飄著些微的咸腥味。我看著粼粼波光,不合時宜地想著:平靜河面下,究竟有多少屍體堆疊在河床上,泡在水裡腐爛到一半的屍體長怎樣?其實不太久而已,就那麼幾年前,大疫來襲,來不及燒的屍體,不都每天數以百計往這河裡丟麼?而如果,這河流是靈魂們認定的歸宿,如今他們安在?河面上漂浮,河岸旁遊蕩,河底下安住,抑或沿著河流通往了天堂?

河畔依坡而建的建築,在燈光的照射下,有著屬於夜色的魅艷,曾經的貴族豪宅,如今或成了民宿、或成了餐廳。總覺得印度的貧與富,常常只有一街之隔。

船隻經過了火葬場,炎炎火光劃破了夜的沉著,在濃郁的墨色裡舞成了生命的詠嘆。據說那是五千年不滅的火種,我於是想起了希臘神話裡的普羅米修斯,以及祂所偷來的火種。(啊,我應該先想起印度火神阿耆尼的。)

船隻還未抵達夜祭現場,遠遠即聽見了鈴聲、鼓聲和悠揚的樂音。那是恒河畔每晚的例行祭典,以火祭祀濕婆神(也有一說是恒河女神)。近岸處停滿了船,河岸上則擠滿了人,我們隔得遠,基本上只能看見明亮的祭壇上極小的人影,以及感受那一波波的聲浪,此時顯然儀式已近尾聲。

就那麼匆匆一眼,船隻忽爾調頭離開,徒留船上眾人的錯愕在夜空裡盤旋。幾番詢問溝通,船夫表示:「反正都看不到了,所以不如離去。」後在妙如法師的堅持下,船夫才百般不情願的踅回現場,可如此一番折騰,抵達時火供儀式也就真的結束了。

(末了,我們終究與恒河火供緣慳一面。)

可即便如此,我並未覺得遺憾,我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對火葬的興趣,遠大於喧鬧的夜祭。五千年的燃燒,火焰裡流出的淚水,濃煙與灰燼各自埋藏著幾許或平凡或動人的故事。

次日,我們又去了一趟恒河,彼時天未亮,船隻開出後,略見曙光,於是河上像蒙了一層霧靄似的。那些依坡而建的建築,褪去了燈光以後,像卸下了濃妝,洗盡了鉛華,顯得樸素且謙和。

為了感受當地文化,妙如法師替我們準備了燭燈,讓我們許願流放河上。我沒有願望,但依然點了燈,因為喜歡看那在河上漂浮的點點燭光。

然後我看見了印度人在恒河裡晨浴,那些我在照片裡曾看過的畫面,也和照片裡一樣,我看見了他們的生活、信仰,以及虔誠。我將之視為恒河遊的完美句點。

活動•祝福文化活動

《祝福西安探訪團徵召團員——尋訪終南山古寺、高僧、隱士》

/蕭依釗 (祝福文化主席)

「天下修道,終南為冠」,終南山自古以來就有崇高的地位 。

相傳老子出關前正是在終南山西端的樓觀台,把《道德經》交給了守關人尹喜,終南山因此成為中國道家的發源地。

終南山對佛教也同樣重要,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六大宗派的祖庭在終南山。

金庸筆下的小龍女、楊過、王重陽和全真七子等幾位經典人物都跟終南山有關。年輕時讀《神鵰俠侶》,對神秘的終南山留下了極深刻印象。

後來看到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的記錄尋訪終南山隱士之旅的著作《空谷幽蘭》,對終南山隱士更是充滿好奇。

十年前訪問西安,認識了一位經常上山修佛及一位一直背負米糧上山護持修行人的朋友。在他們引薦下,我有幸拜訪了幾位高僧和修行人。

今年機緣成熟, 在西安好友支持和幫助下,我發願帶領祝福文化的朋友們到陝西參訪名山古寺以及修行人。

探訪團的行程包括參訪五大佛教祖庭——淨土宗祖庭香積寺、華嚴宗祖庭華嚴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和三論宗祖庭草堂寺、海蓮寺、彌陀寺和古觀音禪寺(寺內有一棵1,400多年歷史的銀杏樹,據說,為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所栽)。更難得的是,我己獲得高僧承諾到時會向團員開示。

探訪團將在終南山上夜宿一晚,並聆聽一位佛道雙修且有成就的隐修者不還老師及一位中華傳統文化及密宗隐修者楊傑老師講道。

其餘時間,探訪團也將有機會游覽普通旅客常去的名勝,如: 兵馬俑、華清池、驪山晚照、古城牆、鐘鼓樓、曲江南湖和大唐不夜城等。探訪團也將赴一場著名的唐樂宮餃子宴及觀賞大型唐宮樂舞《大唐女皇》。

這是不一般的旅行,誠邀祝福文化的朋友們與我一同踏上這洗滌心靈之旅 !

————————–

《祝福西安探訪團》( 4月12~20日)

日期 :
12.4.2025 (六) 晚上19.10從吉隆坡機場出發。
20.4.2025 (日) 早上07.10抵達吉隆坡。

團費: 每人RM 5900 ( 兩人共房,要求單人房者另加RM850。費用包含機票、巴士、保險、三餐、束脩、禮品。)

報名 : 即日起接受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報名、繳費截止日期: 1月31日。

欲報名參加的朋友,請按此鏈接:
https://forms.gle/gr9k8Yy7s18eAL699

草堂寺鳩摩羅什舍利塔(蕭依釗攝)

終南山上的茅篷(蕭依釗攝)

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樹在春天繁茂翠綠(蕭依釗攝)

秋天滿樹金黃(網絡照片)

Page 2 of 18«1234»10...Last »

网上表格

  • 助學計劃
  • 護苗計劃
  • 慈心祝福
  • 社會關懷

最新文章

  • 〈祝福文化基金會,訪吉粦原住民村送暖〉
  • 【2025祝福文化西安探訪團】之 興教寺 · 百塔寺
  • 12月祝福文化日惹探訪團額滿 謹向後來者致歉!
  • 〈捐緬甸物資堆積如山感動牧師「 大馬華人充滿愛心」〉
  • 【2025祝福文化西安探訪團】之 大慈恩寺·大興善寺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